台州乱弹是台州的唯一地方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作为浙江四大乱弹之一,台州乱弹是现今唯一保留“乱弹”名称的剧种。2006年,台州乱弹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州乱弹的特色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唱腔以唱乱弹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戏、词调、滩簧等,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语。台州乱弹原有剧目三百多部,其中本家戏“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尤为著名。其“打插桩”、“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风火球”等独门绝技,均为人称道。
据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介绍,台州乱弹曾停息了30年。直至2005年,才重建了剧团并于2012年更名为现今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剧团现已复排了15本大戏和20多出折子戏,每年平均演出200多场次,累计受众已达百万余人次。作为古老剧种的年轻剧团,台州乱弹剧团的演员平均年龄仅20多岁,却创下了许多台州乱弹有史以来的第一,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办专班、第一次建成台州乱弹陈列室、第一次在上海举办专场演出……今年,台州乱弹还首次登上了央视春晚,昨晚在《戚继光》中扮演戚继光的朱锋曾在今年央视春晚的“梨园芳华”节目中表演翎子功。
昨晚亮相的《戚继光》是台州乱弹剧团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原创新编历史剧。说到为什么要排《戚继光》,尚文波表示,一则台州乱弹大鼓大锣的粗犷风格适合演绎这个题材,二则戚继光在台州家喻户晓,老百姓都把他当神来供,仅戚继光庙就有一百多个,有很好的观众基础。《戚继光》截取了戚继光剿灭倭寇“台州大捷”这一横断面,通过“三箭杀三酋”、上《练兵议》、招练义乌兵等情节,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戚继光形象。《戚继光》邀请编剧姜朝皋、戏剧导演韩剑英、舞美灯光设计家周正平等一批国内一流艺术家组成了主创团队。全剧使用的服装多达170余套,舞美道具从台州运至上海,共使用了3辆12米长的大卡车,可以称得上是地方戏曲的“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