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不逛淘宝,臣妾做不到呀!”网友用一句甄嬛体语言,加一个委屈到掉泪的表情,表达着对“11·11”的情绪。电商大战今天开启,各种各样的折扣或“陷阱”,网友会“谨防上当”,但在“买买买”的亢奋节奏中,谁来有效保护大家的消费权?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2014年网购用户线上消费的78%是对传统线下消费的替代。“11·11”抢购者可都是普通消费者,为了省那么一点点,等待着一年一度的疯狂。商道唯尚“诚信”,但没有严格的监管,部分逐利的商家会选择“浑水摸鱼”,进而带坏整个市场。
每年到“11·11”,就像“3·15”前,到处是一片维权声。那么,相关部门能不能在11月,像3月那样展开一场执法活动呢?不是“走过场”,而是本着对买家负责、对商家负责,对新经济业态和国家经济未来负责的态度,让“11·11”的夜,不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