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把关
助攀学科高地
“学科高地”作为虹口区着力打造的教育品牌,是推进区域学科研究、提升教研水平、强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开始,虹口区启动一批学科高地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高中化学的学科高地建设。
学科高地的建设由特级教师陈永平、陈寅担任理事长及副理事长,并诚邀市级层面的专家和大学的教授作为顾问团,为整个研究把脉、掌舵,此外还邀请了市教委教研室作为第三方,对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的跟踪和评估。
高低搭配
击破刻板印象
欲要登上“学科高地”,除去强大智囊团的保驾护航外,还少不了一些特色的教学方法做支撑。针对学生对高中化学相关知识点难于理解,对化学课程抽象深奥的刻板印象,虹口区化学学科高地的教师创新备课与教学方法,力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关与难题,其中由校长陈永平原创性提出的“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教学模式尤为引人注意。
展示活动上,在陈永平指导下,由高地成员徐凯里老师设计,高地成员潘奋程老师执教的一堂不同于常规的公开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处理手法,巧妙去除在化学实验中被溴水溶液弄脏的白衬衫。在备课时,两位老师进行了“高结构设计”,从教学目标到内容呈现,再到知识结构、组织形态、学生生成……都有充分的预设,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脉络、突出知识的有序性和内在逻辑关系,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执教的潘老师充分发挥了“低结构实施”,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了支持性和启发性,无论是头脑风暴,还是动手实验,亦或精彩的小组讨论和知识的梳理,都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空。整堂课,师生在互动中充分共鸣共振,最终汇总成精彩的思维激荡。潘老师还不忘用实验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说在这样的“高低结合”的课堂上,同学不仅知道了溴水褪色的知识原理,更是拥有了个性和潜能展现与发展的空间,整体得到了充分的成长。
沟通交流
搭建互动平台
在课堂外,虹口区的学生还想更多地学习化学知识,这个简单,点击关注“虹口化学”微信公众号就行啦!除了能及时了解化学知识,还能与虹口区高中化学学科高地的教师成员沟通交流。据了解,目前已有1000余人关注“虹口化学”公众号。
“互促式”微信交流平台的建立,有效发挥了学科高地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引领和辐射作用,在扩大教研大团队的同时,还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推动了虹口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展示活动中,虹口区高中化学学科高地的教师成员始终秉持“立足课堂,自觉觉人”的态度,并希望以此次展示活动为契机,继续在教学改革浪潮中奋勇向前,扎实探索,继续为高中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新民教育中心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