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里都是十八九岁的新兵,正是体力充沛的年纪,但邵秋杰却不服输。“队里训练,3000米能跑10分40秒,基本是前一二名。”说这话时,他的嘴角含着一丝自豪的微笑。
邵秋杰原本就是一名消防员。2004年,他从安徽消防总队安庆支队退伍后,在宝钢工作了10多年,已经拿到长期固定合同。生活稳定的他为何辞职再次走上消防岗位?昨天,记者与他有了如下对话。
记者:在安徽消防当了几年兵?
邵秋杰:1999年入伍的,干了5年,2004年底退伍。
记:为什么离开?
邵:实际上我在那边干得不错。第一年就是班长,第三年转了士官留了下来。5年下来,该有的都有了,入党、优秀士兵、嘉奖、三等功……后来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中缺少人照顾,忍痛离开。
记:退伍后干什么工作?
邵:当时女朋友正好去宝钢应聘,就一起去,然后进了宝钢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长期合同也签了。
记:那为什么这次会辞职又干上老本行?
邵:其实最早我回来时,上海招专职消防员,就想过去应聘,但因为当时要求做三个星期、休一个星期,我要照顾父母,又在解决人生大事,没法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就放弃了。今年初我又看到招聘启事,一看待遇还不错,又是我喜欢的工作,爱人也支持,就来报名了。
记:有没有想过会很吃力?
邵:其实还可以,因为是就近分配,在家门口上班,回家坐公交不过40分钟。周末都能休息,已经很好了。体力嘛,我这些年也都在锻炼,没感觉跟不上,训练都名列前茅。
记:做这个决定,仅仅是因为喜爱?
邵:当然不光是。我一直在留意,最近我了解到专职消防员的收入和保障都比以前好很多,职业发展也有空间,而且我认为消防职业化肯定是未来的方向,只会越来越好。
记:你对消防职业化有什么看法?
邵:消防是一个依靠经验积累的职业,什么样的火灾怎么扑救,光靠书本是没用的。我当过特勤班班长,基本上各种场面都碰到过了,很多时候经验真能救命。我记得有一次扑救一个钢混结构的厂房,一个新兵想往里面冲,我一把把他拉住,没过多久房子就塌了。钢混结构的建筑很怕火,遇高温后一旦内部结构变化,很容易迅速垮塌,这就是经验。很多时候,经验比勇敢比体力更重要。消防只有职业化才能延长这种积累的时间。
记:天津港爆炸事件对你的选择有影响吗?
邵:没有。那种事情,是小概率的,谁碰到都没办法。我跟我老婆说,嘉定还是很安全的,至少没什么大的化工厂。
记:你觉得消防职业化缺少什么?
邵:要让社会对这个职业有更多认同,都敬佩这个职业,毕竟每年那么多消防战士牺牲。我每次救完火,看到那些打心里感激的目光,都特别欣慰。儿子也经常自豪地告诉别人“爸爸是警察”,虽然他讲的不确切,但我还是很高兴。这个职业真的让我有满足感。
记:会一直干下去吗?
邵:也这个岁数了,不想再跳来跳去了,要干就干到底、干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