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性的争论,早在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批准之前就有了,历年重复检测后,得出的安全结果没有任何变化。”胡瑞法教授指出,科学家比公众更关心转基因事物的安全,从转基因技术一开始,国际上最权威的生物安全学者便主导了转基因安全性研究。他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关生物安全研究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小高潮”,高潮就来自于有新发论文指转基因技术不安全。
基于转基因科研“大数据”,胡瑞法教授发现,转基因谣言的来源基本有四大特征:非专业人士的“科学”发现;利益相关人士的杜撰;“隔行如隔山”学者的炮轰;篡改国外的相关报告。目前,我们国家有关转基因的安全争论已经不是“科学之争”,更像是糅合着各方利益、各种社会问题的“乱炖”。“一个科学争论,必须是高度浓缩的科学问题,争论者必须是专业的科学家,争论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
事实上,肆意制造一个科学谣言毫无成本。“而谣言的科学检测成本是很高的,这些成本最终的买单者,还是公众。”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