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成一棵树
高明昌
  高明昌

  想了想,人的一生都在琐事里滚爬,滚爬中最容易走失的还是时间。好像秋天还没有过足瘾头,冬天就来到了脚后跟。假使掐指,要惊出冷汗的:过去是一天像一年,现在是一年像一天。许多的东西来不及转身就走了,也有许多的东西来不及转身就来了。比如白头发,比如眼睛老光了,比如脚板笨了重了。最有体会的是,到了家,夜里想一觉睡到大天亮,可是尿尿憋不住了,只好半夜起身,偷偷地朝外面一看,天还暗着,你却没有半点睡意了,就坐等着天亮。

  坐等天亮还不算坏事,有的人到了这个年纪就坐等死去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自己不晓得自己要做啥了。其实,天亮天黑是天的事情,坐等什么却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还是想了想,坐等总是空镜头,永远是虚幻的,没有实际意义。就是上厕所后来到床沿,困不着了,干脆闭眼休息,干脆睁开看书,或者干脆做些小小的家务。一句话,就是要手脚不停着,就是要不能坐等。坐等必然空想,空想要想坏身体,想坏脑子的,所以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情,倒是上好的选择。

  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意思的话,大意是:人到了六十岁,后面的日子的活法有两个选择:一是活成一朵花,一朵无名小花。不为谁红,也不为谁香,为自己喜爱的一切。比如,有人上了老年大学,学起了书法,学得认真、痴迷,见了老师,拜了师傅,有声有色,像模像样。后来开了个小型的画展,出了本自编的书籍。我以为这就很好了,因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莹莹地绽放在美丽的图案里了。这种活法有书卷气,也有诗意,有境界,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个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活力,生命就此得到张扬,所以它不是坐等。

  还有一种活法是要活成一棵树。这个想法比较大气,很勇敢。树是什么?树是绿荫,予人遮阳,给人阴凉。树是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是让人眼目清凉,神志清爽,意气焕发的自然神物。学它有点难度,但可以学。我看见我的隔壁邻居就学得比较成功,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出发了,去小区的丁字路口做起了交通指挥员,回来吃好饭,又去公园清洁去了,据说是一个人无偿承包了一段石子路,健身又劳动;到了晚上,他又去了小区的门房间,没有任务,就是与门房间的朋友们说说话、谈谈心。说的故事都是小区里的见闻,内容现时的,但正能量的多,大家都愿意听,既解乏又解困。

  活成一棵树并非一定去做好人好事的。小区有个男人有个很好的定规。他说,上半年他要和他的老婆去全国各地旅游,旅游时拍照,凡是自己看过的风景都拍下来,拿回家来做谈资,说给没有去的人听,让大家看看风景,说是分享观光,也分享快乐。下半年,是每个晚上去小区的广场放广场舞音乐。所以,让跳广场舞的人听到符合节奏的音乐是他的工作。每晚放好后,他就要到电脑里寻找好听的音乐。好听不好听,先让自己的老婆听,试一试。老婆说好听了,他就载录下来。他说,跳舞人风雨无阻,他是第一个风雨无阻。哪一天有个伤风感冒,不可出门了,爬不起了。他说,他已经与儿子商量好,就让儿子代替他去放音乐。

  活成一朵花,活成一棵树,都是活法,都是美丽而有意义的活法,都与坐等不沾边,所以不可强求一样。我觉得,活法是可以随自己的性情、兴趣,或者特长来决定的。你想场面小一点,就去学学“花”,你想场面大一点,就去学学“树”。总之,你得有个学的对象。这样,你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相信,你就是花了,你就是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专题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家装之窗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广告
小区不妨种些菜
活成一棵树
坚毅
三言两语记
晴丝千尺挽韶光
你好,排球
从初冬见菊聊起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美国版夜光杯A22活成一棵树 2016-12-16 2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