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霸占”人行道
12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通往长宁路1488弄小区的路口处,有一幢烂尾楼格外醒目。张先生说,这栋烂尾楼烂尾了十多年,围墙不拆,导致这段人行道越走越窄,行人都要走在马路上,与车辆混行。
记者发现,靠着烂尾楼的这侧人行道有些奇怪,路口处的一段是正常宽度,但走十几米后,围墙逐渐外扩,人行道一下子变成了极其狭窄。从对面人行道看过去,这幢烂尾楼好似在“挺着大肚皮”。在这段人行道的最窄处,张先生用脚给记者测量,“你看只有一只40码鞋子的宽度,都成平衡木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幢烂尾楼后的人行道宽度又恢复了正常。然而,行人却还不能畅行。只见两侧人行道上都安装着数根隔离桩,道路上依旧停放着许多车辆,让行人“无路可走”。
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段小路是长宁路1488弄小区居民进出的主要通道,平时早晚高峰,有许多老人、小孩经过,无奈走不了人行道。“难道真要等到出事了,才有人管吗?”
项目竣工后拆除围墙
“这幢烂尾楼来历是什么?围墙为何迟迟不拆?记者从长宁区建交委获悉,这幢烂尾楼名为天伦公寓,位于长宁路1488弄南地块(长宁路遵义路口)。该处地块原由上海华谊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东房地产经营公司共同投资建造,1997年5月获得施工许可。后出资双方因房地产合资、合作纠纷诉至法院,并引发对长宁路1488弄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归属的争议,造成在建楼宇成为烂尾楼。
经法院多次判决,2016年5月,上海新东房地产经营公司获取了该处土地使用权证。长宁区建交委称,项目竣工拆除围墙后将还路于民。”
而对于人行道乱停车问题,记者了解到,之后周家桥街道将加装隔离栏设施,缓解车辆乱停现象,方便居民出行。
本报记者 夏韵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