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黄鸡”有了优良混种后代
本地鸡那股香味又飘来了
马亚宁
  鸡年将至,家家户户的年夜饭都少不了一只鸡。80多岁的陈老太最喜欢吃本地草鸡,前几天儿子专门托人去乡下买回一只浦东“三黄鸡”,准备除夕夜吃。“前些年去菜场还能排到三黄鸡,可现在不一样了,去乡下肯花钱也不见得正宗。”陈老太有些悻悻地说。上海人到底能不能在鸡年吃到纯种“三黄鸡”?

  本地“三黄鸡”成本高

  现在市面上正宗的浦东“三黄鸡”确实越来越少了,不少商家打着“三黄鸡”的金招牌,卖的却是各种外地草鸡,甚至催肥鸡、激素鸡。难怪老上海们总觉得现在的“三黄鸡”少了老早那股香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黄启忠告诉记者。“三黄鸡”以黄毛、黄脚、黄皮肤为独门招牌,是中国特有的鸡品种,浦东鸡就是其中的“优秀分子”。浦东鸡是上海唯一的土鸡品种,俗称“九斤黄”,因其成年公鸡可长到9斤以上而得名。它最大的“资本”是香嫩的鸡肉、鲜滑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不过,要长成“大个子”需要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这正让它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

  “慢养”也让饲养成本陡增,不适合快速的工业化饲养,而分散的农户饲养又不合算,难怪近几年饲养纯种浦东“三黄鸡”的农户和商家越来越少。

  科技育出新浦东鸡

  为了保住本地“三黄鸡”,沪上农学专家尝试运用最新的基因、育种等生物技术。从上个世纪开始,研究人员开始引进优良的国外鸡,如石红鸡、红宝鸡等,让它们与本地鸡杂交。在育种的过程中,运用了基因测序技术,寻找纯种“三黄鸡”的基因,控制它的基因种性。

  为了克服浦东鸡长羽迟和生长周期慢的“缺点”,市农科院还从国外引进了两个白羽鸡品种。通过与白鸡的杂交,加之各种培育手段,历经10多年的培育,一种符合目标的肉鸡品种——新浦东鸡终于育成,它的生长周期为2个月。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肉鸡培育品种,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

  本地鸡种大有作为

  在上海市奉贤区西部的庄行,有一座集标准化、生态化、低碳化于一体的养鸡场。这里保存和选育了包括浦东鸡在内的1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黄鸡种质资源。

  “尽管全国有100多个品种,但许多品种实际上已经岌岌可危。”自上世纪80年代,黄启忠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地方传统鸡品种。在刚刚揭晓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节粮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中,浦东“三黄鸡”也贡献出了优秀的基因。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家装之窗
   第A14版:家装之窗
   第A15版:家装之窗
   第A16版:家装专版
让真情大义像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向老干部老同志致以新春祝福
本地鸡那股香味又飘来了
空气质量整体良好
温馨年夜饭 孤老聚一堂
广告
美国版要闻A02本地鸡那股香味又飘来了 2017-01-27 2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