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名片
京沪客运专线
● 总长 1318公里
● 时速 最高时速300km/h 上海到北京最快4时49分到达
● 站点 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站、南京南站、镇江南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上海虹桥站
● 开工及通车时间 2008年4月18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通车
● 意义 建成之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是中国最繁忙、也是最赚钱的高铁线。目前可查的权威数据表明,2014年京沪高铁实现利润约12亿元,2015年实现净利润65.81亿元
早上8时,记者搭乘G12次高铁列车从上海虹桥站准时始发,沿途停靠常州北站、南京南站、徐州东站、济南西站,并于下午1时16分抵达北京南站,全程历时5小时16分钟。
京沪高铁几乎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平时以商务客和旅游客为主,尤其当民航飞机遇到恶劣天气而延误、取消的时候,京沪两地间的高铁票更是“一票难求”。现在正值春运,列车上多了一张张学生面孔,以及举家返乡过年的旅客。
旅客陈文茜告诉记者,她在上海念大学,老家在陕西宝鸡,没买到直达列车车票,“我先坐京沪高铁到徐州,再在徐州转郑徐高铁往西走,反正我有的是时间,我宁可中转坐高铁,也不想坐普速列车,虽然转来转去,但总时间比普速列车还少,更何况现在高铁班次很多,选择面还是很大的。”
另一位旅客王芳带着4岁的女儿回济南老家,“我老公还没放假,所以我带着孩子先回老家,外公外婆想孩子想疯了!现在高铁太方便了,3个多小时就从上海到济南了。”
京沪出行主力军
事实上,无论是平日,还是春运期间,只要有高铁,大多数旅客都会选择高铁出行。高铁极大地增加了铁路客运运能,并以公交化运营模式得到了旅客的青睐。
以京沪高铁上海始发为例,京沪高铁通车前夕,上海至京津地区每日仅有1.58万个席位,如今仅北京一地每日就有席位4万余个,其中京沪高铁贡献运能3.6万余个席位。当然,除高铁外,还有包括动卧、特快、普快在内的各等级列车并存,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而从客流实际情况来看,日常情况下高铁日均客发8066人次,占比85.8%,动卧列车客发627人次,占比6.7%,普速列车客发710人次,占比7.6%——高铁逐渐成为了京沪间陆上出行的绝对“主力”。
按照2017年“1·5”铁路运行图,从6:39-19:00,日均有42趟京沪高铁列车从上海虹桥站始发前往北京南站,平均19分钟不到就有一趟列车发出,最短的发车间隔仅5分钟。尤其是2016年5月15日京沪间加开夜间高铁后,每日首班和末班列车间隔超过12小时,上午出发,下午办事,晚上返程的超快节奏出行也已成为可能。
稳得可以立鸡蛋
列车一路飞驰。从车窗望出去,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所以感觉视野开阔。值得一提的是,京沪高铁是唯一一条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的高铁线,沿途“看桥”也是一大景致。当然,最雄伟的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和济南黄河大桥——前者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高铁的越江通道,同时搭载双线地铁,为六线铁路桥,跨水面的正桥就长达1615米,气势宏伟;后者为京沪高铁和青太高铁的共用四线铁路大桥,同样非常壮观——不过,如果人在列车上,就只能看到“局部的桥、大片的水”。
虽然穿越地区以平原为主,但京沪高铁全线1318公里中,桥梁长度约1140公里,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约16公里,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公里,占正线长度12.3%;全线铺设无砟轨道正线约1268公里,占线路长度的96.2%;有砟轨道正线约50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8%。桥梁和无砟轨道居多,不仅节约了土地,对铁路周边居民的通行和安全影响比普通铁路要小得多,也使得高铁列车行进更为平稳,将矿泉水瓶放在车窗沿上不倒早已司空见惯,有人甚至在座椅小折叠桌上试验过“立鸡蛋”。
轻装简行自在游
如今在京沪高铁上,几乎已看不到大包小包“搬家式”出行的旅客了,更多的是轻装简行的商务客,即便是春运期间,人们所带行李,也大多是一个拉杆箱加一个小背包而已。
京沪高铁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
高铁拉近了城市时空距离,也促进城市之间交流更加频繁。京沪高铁不仅是连通两大经济圈的经济大动脉,也是贯通沿线旅游景区的大通道,便捷的交通不断刺激着市民走出家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上海旅客来说,去北京吃烤鸭、到天津听相声,单程路上所花时间也不超过半天。
旅游目的地方面,以山东地区为例,因地处京沪高铁中段,距离上海和北京均只有两三小时路程,正是最佳的高铁旅游半径,使京沪高铁上曲阜、枣庄、泰安等地成为旅游热门站点,乘坐高铁到曲阜游“三孔”、登泰山观日出、去枣庄逛台儿庄古城的游客连年增长。据调查,2016年“清明”小长假,山东共接待游客2721.6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消费199.7亿元,同比增长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