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一次次“不作为”,层层叠加而成的“怪现状”。其实,早在当初,这名真名是“冀魁星”的毒贩被抓后,就已经向办案警方表明,自己冒充了赵伟刚的身份,但假的身份信息还是通过了一系列司法程序。无论是办案侦查机关,还是司法机关,倘若有一处能履行法定职责恐怕也就没有之后的“续集”了。
其实,更为令人诧异的,还是一种“有错不改”的强大“惯性”。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找上门的“被枪毙的毒贩”,永胜县公安局一名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仍表示,只要枪毙的是真正的毒贩就不受“影响”。他们没有考虑过,十余年无辜的赵伟刚寸步难行,就算住个酒店,也得“等警察来了,把他们送走之后才能睡得踏实”。
在奇葩的事件背后,埋藏了太多的不作为,也折射出对个人权益的漠视。在尽快纠正错误的同时,也应展开责任追查,给大家一个说法,给此类事件画一个句号。
(欧阳晨雨 刊今日新京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