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好蟋蟀
话说小纪遇到的这个老人是谁?此人是堂堂八旗子弟,其祖先吉阿多乃是正黃旗,被康熙大帝封为杭州将军。
老人名叫吉满堂,名字好听吉祥,家里实在是空荡荡,吃光用光当光。好在写得一手好字,画得出大幅尺寸的青绿山水画,在杭州西湖边上赫赫有名的西泠印社担任副理事长,吉满堂业余兴趣庞杂,涉猎众多,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无一不精、无一不晓,最可贵的是为人正直,极有骨气,决不会为五斗米折腰。这天也是机遇巧合,刚脱手一幅八尺青绿山水画,拿到五十块,这批清朝后裔,无论人品高低,皆是平日里享受惯的人,稍微有点小钱,两条腿便要发痒,不用掉一点难过,于是这才到了枸桔弄蟋蟀市场逛逛。
这吉满堂从小耳濡目染看大人斗蟋蟀,看人家玩自己也年年玩,到了这把年纪早已是专业级九段高手,曾经为了斗蟋蟀争当年虫王,一场斗罢输掉一幢别墅。当年原是杭州城里的一号市级模子,后来落魄只好每年混迹在小型比赛中。那天老吉没想到一到市场就看见小纪正在摆摊,他见小纪虽然穿着破烂,但天真稚气不懂隐藏,头抬得老高,一副只等人上门求他卖的腔调,老吉马上猜到这小孩手上必是大虫、好虫,于是良缘就此结下。
话说小纪到了老吉家中,实在已败落萧条,小纪懂礼貌,先请老吉坐好,自己拿只小木凳坐他脚边上,一手掏出竹筒要给老吉见识见识他抓的好虫。也是天意如此,这只蟋蟀刚倒至小纪手中突然大叫数声,声震屋宇,绕梁三匝,用今天的话说——这只蟋蟀和上品黄蛉叫一样,听得出“堂音”的!老吉一听到此声,全身汗毛倒立,大喜过望,立刻去阁楼上捧出一只盒子,顶级金色织锦缎所制,画面上是两条青龙戏珠,内行一看自明,此乃宫内御用品,内藏一对古董蟋蟀盆。
老吉兴奋地对小纪说道,你这只蟋蟀是大将军,应该放在好盆里养。小纪问,你怎么知道我这只是大将军?老吉摸摸他头笑道,听到叫声了,想学我就教你。此时小纪是福至心灵,不用任何人提醒,自己也不知为何,突然跪倒在地对吉满堂磕下三个头。老吉见状心里甜蜜蜜的,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家里本来已经没了亲人,那些远房亲戚或是自顾不暇,或是看到他便敬而远之。一个人孤独寂寞多年,今天竟然收入一只大将军的同时还收到一个忠厚可爱的小徒弟,不禁感到大喜,连忙扶起小纪一口答应下来。
先不说小纪拜师学艺的事,且说老吉的这对青花蟋蟀瓷罐,乃是因其高祖喜欢斗蟋蟀,旗人好摆谱、要面子是中国第一,为了养蟋蟀,专门托高手到北京的古董市场,花了一百两银子买来的。明末清初,明皇宫大批国宝流失,主要被李自成部队抢到,结果不到两个月,京城又被清兵多尔衮攻陷,李闯亡命流窜,国宝大多流失散落民间。清乾隆年间太平盛世出现,八旗子弟把汉文化全盘接收,其中对闻所未闻的斗蟋蟀文化特别感兴趣。清朝与明朝有个共同点,斗蟋蟀是雅俗共赏,也是上流社会的雅玩之一。
吉家也是杭州城里的望族大户,每年几百盆蟋蟀肯定要养的,这对青花蟋蟀盆是宫廷之物,每年重要的秋虫争霸赛上,老吉总是要捧出来炫耀一番。你们看看,我这罐子怎么样?当年宣德帝玩的——宣德皇帝,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虫痴。有年收到一只进贡来的虫王,乃是苏州上方山出土的一只真黄开花麻头号金丝黄麻头,那时是正宗的金丝黄麻头,不像后来黄斗丝带点开花斗得好都可以这样叫。打遍天下无敌,事后发奖金二百两黄金。当时小纪并不知摆在其面前的是一对稀世珍宝,一百多年之后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天价。
按理说老师少徒,一老一少,一搭一档,是一对很幸福很般配的玩虫组合。谁能料到缘起时挡也挡不住,缘灭时留也留不下,这老吉终是清朝后裔,随着整个清王朝的大势已去,这批人的个人气数也已走到了尽头,上海话说“吃进霉档里了”。
话说吉满堂花了两块龙洋从小纪手里买到一只上好蟋蟀,单凭一声叫就征服了老吉的十分欢心,忙不迭从阁楼上捧出一对传世之宝,看到青花罐,老吉一阵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