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馆丰盈我的精神家园
郭英萱
  郭英萱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勾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蓝图,令人振奋!本月初十日谈推出“逐梦心声”后,读者投稿踊跃,争相分享自己感受到的身边的变化与进步,体会到的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努力满足百姓的期盼。应读者要求今起再推一组“百姓新曲”,倾听百姓心声,展望美丽中国,谱写新时代新曲。

  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书虫儿,饭可以少吃,觉可以不睡,喜爱的书必须看。所以图书馆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对这第二故乡却愈发情浓,原因之一是我爱的图书馆越来越好,吸引着我不停地跑过去淘书,圆了我的“书虫”梦。

  因地利之便,住静安工作在虹口,两区的图书馆跑得最多。最爱嘛,当然是宝山路街道图书馆和水电路虹口区图书馆了,因为只有区级图书馆联网互通。“十八大”以后的某一天,宝山街道图书馆的老师笑盈盈地告诉我,以后全上海几百家图书馆实现共联,街道图书馆也可以借书了。对我们这些爱书如痴的读者来说,真是超级利好!门口的基层图书馆实现有借有还,数量多,周期长,从最初的5本增加到8本又很快上调到10本,一本书借期28天,到期可以网上续借一次,超级方便,避免了过去跑东跑西异地续借的麻烦。说到这里,必须“顺便”点赞一下强大的上海图书馆专业门户网上系统。查询非常快捷方便,系统会告诉你想找的那本书在哪家图书馆有,什么状态(已借出还是待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每逢年初,系统会自动盘点,为每个读者统计出上一年你的“悦读”清单,读者可以了解自己全年的阅读量和读书特点以及在全上海市的读书水平,还授予荣誉称号呢。哈哈,忍不住秀一下:2016年我借了60多本书,阅读880多万字,段位是极客。骄傲的背后,是社会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发展惠泽民众的功德。

  再说一件关于水电路虹口图书馆的“光荣”事儿。去年大学密友来沪,就约在水电路图书馆小聚,因为那里宽敞明亮,环境宜人,关键还设有咖啡吧。老同学陪我还书、借书后,我们在咖啡吧就坐,临窗畅谈,品茶叙旧。不待我问,北方名校的图书管理专业人士,竟然对水电路的区级图书馆由衷赞叹。设施、藏书量、服务水平和高科技程度,都大大超乎她的想象。她说没想到阅览室里坐着满满的普通百姓,安静的氛围,专注的程度,不亚于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

  日新月异的大上海啊,发展腾飞的迅猛脚步真的令人目不暇接。今年图书馆又有新神器亮相了,那就是电子自助借还书机。还书借书读者全部自助处理,提高了借还书的速度效率。有时遇到年纪稍长的读者不太会用机器,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过来指点帮助。在图书馆淘书,越来越变成一种时尚了。

  读书是构建丰盈精神家园的基本路径,大上海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完善图书管理的设施和提升现代化水平,是圆中国梦的奏鸣。当我走进图书馆,拿起陪伴我的书籍的时候,不经意间抬起头,梦中的美丽花园就在眼前了!

  十日谈

  百姓新曲

  责编:刘芳、史佳林

  明日请看《嗲阿姨的美好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家装之窗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教育/奉贤教育
   第A32版:专版/新民教育
巢云诗钞(十六)
有种挚爱叫倾听
明德门
化茧
图书馆丰盈我的精神家园
竹映翠微合 泉飞碧涧通(中国画)
美国版夜光杯A18图书馆丰盈我的精神家园 2017-10-20 2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