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600枝花朵编织出“胜利花环”
陆梓华
  四天的赛程,19个小时的努力,用150根枝条、600枝花、300枝叶材、30个盆栽,“编织”出一个属于中国的胜利花环,也为自己半个月后的18岁生日送上了一份“含金量”最高的礼物。在昨晚落幕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比赛中,上海城建(园林)学校男生潘沈涵为首次参加这一项目比赛的中国队摘得金牌。

  个子最高 年纪最小

  这个1米91的上海大男孩,在中国代表团中个子最高,年纪最小。“太惊心动魄了!”得知小潘夺冠的消息,花艺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上海城建(园林)学校原校长朱迎迎感慨万千。花艺项目比赛分为必考项目及选考项目。必考项目有手绑花束、新娘花饰、切花装饰等3项;选考项目则包括花环、房间装饰、花首饰、植物设计、主题花艺、物件装饰、花卉首饰、桌子装饰及人体花艺9项,要求选手合理选择运用植物、植物器官(花、叶、果、枝等)和装饰材料,正确使用工具对植物进行再加工和养护。

  尊重植物 发挥创意

  “没有题库,也不知道现场会出现哪些花材,只有前期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在比赛现场以不变应万变,发挥创意。”朱迎迎告诉记者,最考验选手临场发挥能力的莫过于“神秘盒”环节,选手会拿到一串数字组成的密码,再根据密码对应内容,判断作品主题、技术要求等,再利用“神秘盒”提供的材料完成作品。由于比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结合当地特点,“风”“沙”等并不常见的新娘花饰主题,考验着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小潘的“惊喜盒”要求他“利用一个支点悬挂,做一只灯笼”,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巧思和制作,他将树枝组合成支架,花瓣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颇有几分东方禅意。

  工匠精神  做到极致

  花草枝叶本就美丽,但是,朱迎迎告诉记者,在花艺项目比赛中,对选手的要求更为苛刻,几乎是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作品首先要攻克清洁关,植物在修剪后,如果出现表皮损伤、叶片有裂痕、花瓣有折痕,这样的瑕疵达到5处,清洁分就只有零分。大赛还要求选手学会“尊重植物”,花与花之间要有空间感、灵动感,每一朵花不能被枝条所压,而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必须吸到水分。

  “比赛的稳定性很好、心态阳光、对色彩搭配有天赋。”这是朱迎迎对小潘的评价,在她看来,小潘对专业的喜爱尤为难得。两年前,潘沈涵考入园林绿化专业,一路比拼,方才来到阿布扎比。在集训过程中,潘沈涵每天按训练计划都需要制作五个花艺作品,每个作品制作都要将近三个小时,训练强度非常大,常常从白天一直练到深夜,甚至凌晨。一个简单的捆绑粘贴动作他常常直到胶枪也练得发烫,雨伞、手提包、吊灯、台灯、电风扇、鸟笼、水壶、红酒瓶、杂志……林林总总的物品都被用来做为载体,以增强花饰设计能力,从设计到制作,小潘从来一丝不苟。

  “比赛前,潘沈涵说自己要成为中国代表队年纪最小的冠军,他做到了!”朱迎迎为她的学生骄傲。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家装之窗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教育/奉贤教育
   第A32版:专版/新民教育
上海“小囡”收获两冠 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600枝花朵编织出“胜利花环”
修车高手和他背后的钢铁团队
美国版要闻A08600枝花朵编织出“胜利花环” 2017-10-20 2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