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车高手和他背后的钢铁团队
易蓉
  来自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的杨山巍凭借精湛的维修技能和优异的职业素养,经过17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力克世界各国技术高手,一举摘取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桂冠。这个彬彬有礼、谦逊沉稳的年轻匠人在赛场上的表现如行云流水,他的淡定和自信源自他身后的一支充满奋斗精神的“钢铁团队”。

  训练磨坏几百个钻头

  过去这一年,杨山巍一路冲刺终于拿到了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曾与上届世技赛擦肩的遗憾,他不想再经历一遍。所以他鼓足劲,所有时间都泡在实训室的工位里,在周而复始、枯燥乏味的训练里把一个个技能练了又练。集训期间,杨山巍磨损的各种钻头达300多个,消耗的各种打磨片近1000块。

  本届车身修复项目比赛的试题反复变化,就在杨山巍做第三次完整流程模拟训练时,世赛组委会突然新增了一道题目——在汽车底盘上钻60个孔。底盘是车身最坚固的部位,要让钻孔的直径和弧度符合工业要求,需要大量反复练习。杨山巍抱着钻机,侧身在底盘下面一待就是6个小时,反复钻了100多个孔才算完成一次训练。长时间在狭小空间里保持同一姿势钻孔,杨山巍肌肉拉伤,腰痛得既站不直,也坐不下。一直在旁边指导训练的校长卞建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等到杨山巍休息时,卞校长亲自给他揉捏按摩。最终,杨山巍不负众望,钻出来的洞孔规则圆滑,完全符合比赛要求。

  钢铁团队全方位护航

  在杨山巍身后,一支由专家、教练、翻译、设备保障和后勤服务人员组成的“钢铁团队”,为他提供全方位量身定做的训练和参赛服务。集训基地负责人、杨浦职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卞建鸿学校管理和基地训练两手抓。车身修理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叶建华每天上班路程2小时,寒冬酷暑从不迟到。教练组组长王明辉放弃节假日,以校为家。教练马波做过心肺人工血管手术,须靠每天吃药维持,却搬进学生宿舍与选手同吃同住同训练。后勤保障负责人李雅军精心照料选手饮食起居,却没有时间为家人做饭……

  杨山巍出征前一天下午,世赛组委会突然通知试题再次修改,将结构件更换模块需修复的前纵梁改为车身A柱,而这个部位是往届大赛中不曾涉及的内容。专家教练团队迅速集合,召开技术分析会,连夜指导杨山巍拆解A柱,研究内部结构、模拟损伤样例、制订修复方案。当晚的加急训练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半,卞建鸿校长心脏不好,吃了药接着干,大家都很受震动,终于团队协作、互相鼓励攻克新题。阿布扎比的比赛,这支钢铁团队再此发力,针对比赛制订各种预案,杨山巍场上表现安心笃定赛出了好成绩。

  除了他们,杨山巍的伙伴丁志朋、徐澳门也作为陪练参与紧张的训练,默默无闻,却从不叫苦叫累,认真做好每件小事。

  这枚宝贵的金牌背后,凝聚着这支“钢铁团队”每位成员兢兢业业、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家装之窗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教育/奉贤教育
   第A32版:专版/新民教育
上海“小囡”收获两冠 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600枝花朵编织出“胜利花环”
修车高手和他背后的钢铁团队
美国版要闻A08修车高手和他背后的钢铁团队 2017-10-20 2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