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古镇轶事
     
本版列表新闻
~~~的前世今生
~~~的前世今生
~~~的前世今生
~~~的前世今生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皮影戏
的前世今生
费贤
  五、皮影戏的传人与目前困境

  松江皮影戏之所以能在泗泾地区得到发展,与地理位置贴近七宝毛家塘一代皮影戏宗师毛耕渔家有关。

  九里亭的陶鸿儒是毛耕渔的第四代传人,是众多毛氏弟子中的佼佼者。而家在洞泾姚家浜的陆留其也并非是等闲之辈。若论资排辈,陆留其是毛耕渔的第五代传人。他17岁学艺,师承罗桂芳(1901-1978年),嗓音清脆,唱腔圆润,且熟悉用真皮制作皮影的技法。尤其善于人物的表演。早在解放前,陆留其就与师傅在上海大世界同台连演三个月有余,场场爆满。期间演技突飞猛进,有“小辈英雄”的雅号。而后自己挑班成立“陆留其皮影戏班”,在松江和周边地区名声鹊起。

  陆留其先后与陶鸿儒、朱国明等皮影戏大将合作,推动松江的皮影戏走向一个新的小高峰。在这期间,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在周庄地区演出时,因演出场次多,演艺精湛,引起了当地土匪的注意,将他和所带的皮影戏班“请”到匪窝里去演出。

  陆留其擅长全本《岳传》、《三国》、《封神榜》等皮影戏演出。2009年12月3日,已是84岁高龄的陆留其为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还在松江大学城“第二届文化科技节鸣凤民俗校园行”活动中,到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学院表演皮影戏《高宠挑滑车》,大学生们对皮影戏艺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演出的礼堂里连走道上也挤满了人,可说是盛况空前。

  泗泾镇古楼村丁北队的俞友三是毛耕渔的第六代传人。他于1924年创办皮影戏团,拜赵少亭为师。戏团由6人组成,每年秋季和农闲季节便在泗泾、塘桥等地巡回演出,先后演出过《隋唐》、《岳传》、《水浒》和现代戏《半夜鸡叫》等20多个剧目,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

  如今,老一辈皮影戏艺人陆留其、俞友三、朱锦洪(俞友三之徒)已相继去世,还健在的皮影戏传人唐洪官(陆留其之徒)也年事已高。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松江皮影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无论是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都具有重要艺术价值。松江皮影戏文学结构缜密,语言优美通俗而又流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的音乐融汇了民族器乐、民间曲调,唱腔丰富而韵律优美;自成一体而与其他乐种互补促进。松江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运用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又融入工笔画的画技,汲取其长并不断丰富细腻。题材大多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忠臣良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因此对这一时下已青黄不接、濒危的珍贵艺术遗产亟待加快扶持抢救。(全文完)费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社区瞭望
   第04版:在党旗下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生活指南
   第07版:古镇轶事
   第08版:泗水艺苑
一代语言大师闻宥
宝伦堂
松江皮影戏
正月十五闹元宵
古镇泗泾古镇轶事07松江皮影戏 2014-02-25 2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