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我的妈妈在江苏省盐城市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中出生了。妈妈小时候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她最爱不释手的就是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了。虽然这本连环画看了一遍又一遍,可她还是津津有味。
然而,这样能够学习的日子并没有长久。妈妈四年级的时候,为了省钱给舅舅上学,她无奈辍学。那个年代,三个孩子的学费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外公外婆只是普通的工人,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纵然是百般不情愿,但早熟懂事的妈妈深知生活的艰辛,也只能含泪接受了这个事实。当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时,妈妈却只能拎着菜篮子出门买菜;当别的孩子嬉笑着跑出校门时,妈妈却只能浸在柴米油盐之中,为全家人烧晚饭。
对于那段可以称得上是灰暗的日子,妈妈并没有很详细地描述。但我仍能想象到那时候的妈妈——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写着字,无意间一抬头,我仿佛看到了苏明娟的那双大眼睛,那么清澈明亮,透着对学习、对知识的渴望!
而如今,《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正是由于以宪法为纲领的一系列法律的落实,我们现在的每一位儿童都能够肆意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享受到学校的优质教育。
同样,因为法律的完善,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曾经,招聘童工、遗弃婴儿、贩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如今,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无拘无束地在阳光下玩耍!
曾经,妇女的地位如此低下,甚至只是生育的工具。而如今,随着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出台,妇女们也能顶上半片天!
曾经,老人的晚年没有保障,年逾古稀却还在为生计奔波。而如今,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因为这些法律而变得更加有序、美好,以宪法为根基的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更新让我们真正实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宪法护航;学法讲法,你我共行!
珠溪中学八(5)班 蔡歆怡
评语:这是一篇演讲稿,蔡歆怡同学深入浅出,从她母亲的故事中瞥见了宪法的意义,可谓小处入手,最终却是生动地演绎了宪法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