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康讲堂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子敬:向青春致敬
张逸
张子敬 华山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复旦大学克卿书院新生导师。擅长乳腺癌及乳腺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及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甲状腺内镜手术、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精准外科手术治疗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甲状腺甲状旁腺联合门诊)
  1

  张子敬在甲状腺乳腺外科工作,有一次门诊来了位老太太,在张子敬书写病史时用标准的英语嘀咕了一句外院医生态度草率,张子敬听罢,停下笔,抬起头,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太太解释乳腺癌的诊治方案,交流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一老一少用英语沟通,全程零障碍。

  老太太是一位毕生从事外事工作的资深同声翻译,因为发现乳腺癌而来就诊,结果却因为一句抱怨而与张子敬成了忘年交。她治愈后去往美国跟女儿生活,在异乡的所见所闻,她会通过微信分享给张子敬。每年回国,她必找张子敬聚一聚,听听他的职业进展,关心他的家庭生活。张子敬孩子的英文名字就是老太太精心挑选的。老少俩成就了一段医患关系的佳话。

  张子敬英语说得溜,然而小学五年级第一次英语考试,考26个字母,他却p和q都分不清,考试不及格,被老师罚立墙角。三十年过去,张子敬仍记得那位老师叫李永良,发音标准,教学严谨,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

  知耻而后勇。张子敬开始刻苦学习英语。他父亲见儿子开始对英语着迷,特地去买了Walkman回来,让儿子跟着磁带学习,谁知张子敬却暗自收听电台节目,误打误撞地听到动人的英文歌曲,被深深吸引,每每听到歌词里有自己熟悉的单词,他便像老友久别重逢般的兴奋。从原汁原味的英美流行歌曲中学习英语,模仿、揣摩母语人群的发音习惯与差异,反复练习,积累语感。因为喜欢而投入,张子敬如同一块干净的拥有极强吸收能力的海绵,在英语世界里吸取养料。小学六年级,他被推荐参加上海市太阳神杯英语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给李老师与父亲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英语成了张子敬的强项。高中阶段他的目标是报考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以英语为工具,学一门职业技能。没想到高三那年父亲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受压,导致一侧下肢行动困难,起病初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治,仅依靠不恰当的推拿,症状越推越重,张子敬在陪伴父亲四处就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看病的艰难与困苦。临到高考志愿填报前,行知中学班主任金志清老师拿来上海医科大学加分表,班里同学没人拿,张子敬却心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做个医生,上可以疗治父亲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苍生,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考入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凭着英语底子扎实,张子敬被分到英文快班。四六级等级考对他而言根本就构不成挑战,他瞄准了“英语高级口译”这一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考试,天天在上医图书馆听磁带听得走火入魔,图书馆承载了张子敬既快乐又孤寂的青春岁月,而最美好的青春从不会辜负奋发有为的青年。那几年全国两会后的总理新闻发布会,张子敬看着电视直播做同声传译,准确率丝毫不亚于现场翻译。通过不懈地努力,张子敬成为当年沪上为数不多的拥有“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的医学生。

  学习之外,张子敬积极参加医学院学生会活动,从外联部干事一路做到学生会主席。丰富的学生活动经历赋予了他强大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不知不觉中为日后行医夯实了必要的软实力。

  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力与学生干部的经历,2003年,张子敬接受医学院领导的委任,担任内地学生领队,参加亚洲医学教育协会第十三届论坛,作为内地首批PBL(基于问题的学习)学员,与来自美国与香港的医学生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他的出色表现、专业素养和领导力得到国内外与会者的赞许,不负“上医”之金字招牌。

  2

  医学课程枯燥乏味,知识点全靠背诵,尤其是看到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张子敬内心起初对是否从医也有过动摇。直到进入临床学习阶段,他对临床专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坚定了他成为一位优秀医生的信念。

  张子敬做实习医生的第一个管床病人来自浙江苍南县,是位晚期肝癌患者。他询问病史,全程陪伴病人检查,协助上级医生实施治疗方案,术后仔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为患者伤口换药,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患者欣赏张子敬的热血,联系一直保持,直到术后半年去世。第一次从医就亲眼目睹生命如此脆弱,张子敬内心不免有些受挫。挫败使一些人颓唐消沉,也使另一些人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张子敬不再犹豫,他要在拯救更多患者生命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青春就是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近年来,张子敬主攻甲状腺外科。2015年,他赴长征医院,跟随国内腔镜甲状腺手术开创者仇明教授学习甲状腺内镜手术。进修完成回到华山医院后,助力上级医生开展内镜甲状腺手术,从不会到会,从掌握到娴熟,从单入路到多种入路,短短几年,华山医院甲状腺外科内镜手术飞速发展。

  张子敬急诊时曾接诊过一位退休大学教授,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急后,突发憋喘休克,急诊胸部CT发现胸骨后甲状腺肿严重压迫气管,最狭窄处仅3.21毫米,存在气管塌陷、窒息甚或死亡的风险。张子敬急患者所急,全力协调院内外资源,由专家置入气管内支架,打开生命通道,之后顺利切除困扰了患者几十年、差点置患者于死地的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后老教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老教授的儿子在纽约做医生,他赶回上海,亲身感受到包括张子敬在内的华山医院甲乳专科全体医生的敬业与专业,他在长长的感谢信里写道:“在美国,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手术救治,幸好上海有这么强有力的医疗团队,在死神面前抢回了我母亲的命,使我们家属悬在半空的心终于回归安宁。”

  在诊治过程中,张子敬经常遇见外国患者前来就诊,患者主诉病情时中文说得磕磕绊绊,陪同而来的人又未必精通医学词汇的中英文表达,张子敬的英语能力便有了用武之地。一位英国患者突发急性阑尾炎,两天后由外地转送至华山医院急诊,影像学检查显示阑尾增粗,周围渗出,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右下腹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张子敬建议患者立即接受急诊手术,患者心存顾虑,希望回国治疗。张子敬用英语告诉他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回英国手术可能存在阑尾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腹腔感染等不良预后。摆事实,讲道理,患者最终接受了急诊手术,三天后顺利出院。还有位德国患者枕部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老外是位地道的中国通,但张子敬用外语跟他沟通,说服他用药后切开引流,彼此精准无误地交谈,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和医从性,亦提高了救治的效率。

  3

  现在,张子敬习惯了每天下班前去病房兜一圈,有时候下了手术台,天色漆黑如墨,他便打开手电筒,看一下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血,引流管内液体性状正常,他才安心回家。

  做医生很辛苦,回家匆匆洗漱后睡下,却又接到从病房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对张子敬而言,早已习惯了24小时on call,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他从床上披衣而起,出门发动汽车,打开音响,让古典音乐陪伴他平静思考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喧嚣的城市此刻早已安静了下来,只有车两旁呼啸而过的风声,只有车载音响传来的轻音浅唱,送他直奔拯救生命的战场。

  张子敬拥有年轻的身体、无穷的精力,却坦言喜欢古典音乐,它让这位年轻的医生沉静下来,心无旁骛地思考术前每一个步骤,排除术中万千杂念,术后复盘之前的得失成败。

  张子敬出生于1982年。跟同龄人相比,他显得缜密而冷静,话不多,唯有谈到英语、医学、汽车与音乐时才滔滔不绝。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路奔跑,那个追赶自己的人,只是他自己。记者 张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教育
   第06版:情理·案例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家居生活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因爱之名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太太厨房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从此不当低头族
专家教你诊病
张子敬:向青春致敬
日本上皇后美智子患乳腺癌
家庭周刊健康讲堂12张子敬:向青春致敬 2019-08-21 2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