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全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为这些人带来了希望,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
如今,如果你去医院生殖中心的附近观察一阵儿,会发现那里聚居着一大批想成为妈妈的人,她们住在狭窄的旅店,面对乏味的日常和能否怀上孩子的担忧,艰难度日。
背叛与轮回
当医生告诉李斌和王倩夫妇,他们成功通过试管得到了两个女胚胎时,一向平静的夫妇俩眼睛泛起了泪花。五年前,女儿离开人世后,他们觉得守着女儿的回忆过完这辈子了。
王倩在25岁那年生了女儿,夫妻俩早早就完成了这个人生大事,他们也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按部就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平稳地做下去,直到女儿14岁那年选择了离开人世。
李斌夫妇一直走不出失去女儿的悲痛,总觉得如果再要一个孩子,是对女儿的背叛。2014年,有机构在中国进行为失独人群提供基金补贴赴美做试管婴儿的慈善活动。李斌关注着试管婴儿的事情,他开始转变想法,劝王倩:“如果我们再要一个孩子,是不是意味着女儿能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
因为不想在媒体前曝光,他们最终决定自费去美国做试管婴儿,但此时的王倩已经43周岁了,卵子情况不容乐观,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年龄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或许凭着学术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也或许是不愿意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王倩并没有像大多数的母亲一样,做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包括前期检查、促排卵、取卵取精、移植,所需时间在2~3个月)进行一次的基因筛查,而是选择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做完三个周期的基因筛查(PGS)之后,静候命运的安排。
幸运的是,他们成功得到了两个女胚胎。三个月后胚胎成功移植到王倩子宫内,健康成长到诞生。
“五年了,或许这就是轮回。”
女性与生育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在面临夫妻无法自然生育问题时,总是容易把矛头对准女性。压力有的来自丈夫,有的来自家庭,有的婆婆在儿媳多年无法生育之后,在背后指责儿媳是“不下蛋的鸡”。
在婚后备孕三年无果的情况下,郑女士与婆婆一起来到了试管婴儿机构。咨询生孩子的时候,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婆婆仍然一个劲地指责自己儿媳“无用”:“我儿子生育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他很健康!”然而最后体检报告显示,夫妻双方都存在异常。
由于涉及到基因筛查的问题,夫妻俩尝试赴美做试管婴儿。在美国做第一个试管周期时,女方取卵15个,卵子授精后12个,通过基因筛查后得到7个胚胎,2018年4月胚胎移植成功,2019年2月,宝宝出生。
婆婆欢天喜地抱孙子,她认为这是她“应得”的孙子。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无论对错,长辈是无需对晚辈有愧疚之意的,也无需“良知发现”。而郑女士辞去工作、备孕生子后需要解决的该如何重新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婆婆并不在意。
成为母亲的权利
第三代试管婴儿已经普及很多年,但是生育与个体身体情况关系很大,医疗并不是可以百分之百成功,它因人而异,需要根据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劝退成功率极低的客户。
但是固执的人也总会有。
陈女士是一家企业高管,因为早些年一直忙于事业,所以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女性生育年龄有两道坎:35岁和42岁,35岁之后生育能力急速下降,42岁之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很高,能够通过基因筛查的胚胎不多。如今陈女士已经51岁了,她这个年龄做试管婴儿已经是不可能了。但陈女士一直坚信自己可以调理好月经,并且每月监测卵泡。在一次检测到有一个基础卵泡后,第二天她就坐飞机去美国进行试管婴儿,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对于女性来说,成为母亲的权利并不完全能为自己左右。
“我就希望我生个儿子,我老公只要儿子。”金女士找到生殖中心的时候,眼里透着哀求,她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疲倦,只是不停地在重复:“只要儿子。没有儿子,他就跟我离婚。”
“您之前的孕史如何呢?”工作人员问她。
“之前已经堕了五次胎了,全都是女儿。我们那儿看重儿子,如果没有儿子,将来是没有儿子为我们扶灵的。”
然而当医生检查了她的子宫,发现她的子宫壁已经像纸一样薄了,几乎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受孕了。
生育对于女性来说往往是一场劫难,怀胎十月到婴儿呱呱坠地,身体的变化会影响甚至折磨母体。在此之上,女性还会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比如生育一个男孩。
医学拯救医学
就如《人间世》中提到的那样,医生有时也需要运气,医学永远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但医学的进步在于,它能拯救那些陷入极端不幸的人们。
淑丽和丈夫七年前从小县城一起来到大都市,身处地产行业的他们拼命加班,拼命赚钱,努力工作换来了车子和房子,在大城市有了落脚之处。当他们生活安定下来,准备要一个孩子的时候,医生告诉淑丽被确诊为乳腺癌,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怀个孩子?”淑丽回答:“早先觉得没时间。”医生想不通,追问:“时间呢?”淑丽想了好久,没有回答,眼神有些黯然。
最终,淑丽冻了八个胚胎,之后她开始了放化疗。母亲的无私,或是在孩子没有出生前,便做好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准备。一辈子为欲望而累,到最后不过是为了回到简单温馨的日子。
出现在生殖中心的并不仅仅只有夫妻或者是女性,也会有单身男性前来咨询。郑峻强是国内一家三甲医院一名介入科的医生,从美国医学院毕业,是—名医学博士。
介入科医生每天都要穿着重达几十公斤的铅衣在血管造影机放射出X线的导管室里工作。同科室的男医生为了防止辐射引起精子变异,早早结婚生了娃。对郑峻强而言,在没遇到他那份爱情之前,他不想草草结婚生孩子,他不愿意放弃自己付出了十多年的医学研究,于是选择了先冷冻精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的进步拯救了医学本身。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