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亚裔学生占比22.6%%,白人学生占比呈递减趋势外,今年的哈佛新生还有哪些不同呢?
■超半数新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到4小时
和我们印象中的传统学霸不同,这届哈佛学霸们每周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3%超过50个小时,有超过80%的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在30小时以下,也就是日均4小时不到。这提醒我们,高效利用学习时间比所谓的“勤奋”更重要。
其中,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呈现不同的趋势,公立学校的学生大多集中在20小时以下,随着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私立学校的学生则更集中在20~30小时之间,私立学校学生在学术成绩上会花更多的精力。
比起父母的期望,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源于自身。79.2%的受访同学压力来源是自我期望,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只占了12.6%。这意味着,来自内在的驱动力远远比外力更有效。
■注重学生知识深度和领导力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及机器人时代,最紧缺的是具有数学思维知识广度与思维深度兼具的“T型人才”,哈佛也不例外。
哈佛的学生在高中时期的数学水平普遍优异,有20.8%的学生高中的数学水平就达到了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以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93.4%的学生高中数学水平都达到AB微积分(相当于美国大学大一的水平)及以上。
领导力向来是哈佛等名校在招生中最为看重的素质之一,在受访新生中,只有14.7%的学生没有担任过领导者,22.7%的学生担任一项课外活动的领导者,6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高中担任1~3个俱乐部的主席,真正保持了学习与社团两不误。
今年哈佛的新生一如既往在课堂外非常活跃。74%的受访者表示最受欢迎的高中课外活动是社区服务,其次是体育运动占57%,学生会占36%,数学俱乐部占32%,科学俱乐部占32%,音乐团体占31%。
■清晰的个人目标和未来规划
社会科学取代工程及应用科学(23.6%)成为最受欢迎的专业,占到受访者的36.5%,其中有30.1%的学生选择科学专业,只有9.8%学生选择艺术人文相关研究。
最近耶鲁大学发布的新生调查报告里面,社会科学占到受访者的34%,结构比例跟哈佛大学趋近。
■学生们期待在大学的学习时间逐年增加
虽然哈佛学霸们在高中生活中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部分小于30小时,但到了大学后,有46的学生们希望每周学习时间超过30个小时,看来到了大学学霸们反而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
今年,最受男性学生欢迎的前三种毕业去向是:专业类研究生,到学术机构工作,从事金融工作;最受女性学生欢迎的前三种毕业去向分别是:专业类研究生,到学术机构工作,到政府机构工作/从事健康类工作。
学霸也是普通人,比起过人的智商,他们的优秀更来源于超强的内在驱动和高效的自主学习力。希望这些调查数据能对您和孩子都有所启发。
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