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包剪一角 利是收到了
“广东式”派红包免除人情债烦恼
黄浩苑
  新华社广州1月24日专电(记者 黄浩苑)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好不容易回到家的人高兴之余,又开始为“人情债”烦恼。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包包掉了双薪,包走了年终奖,在网络上由于派红包而哭穷的人很多。想给“人情债”减负?广东人的红包习俗给人启示。 

  7000元红包,吃不消 

  红包的“人情债”是许多70、80后游子的一个“坎儿”。从广州赶回山东淄博过年的车大姐临出发还在皱着眉头数手指,“奶奶、两个姑姑姑丈,还有舅舅舅妈,这得给500元。还有堂表亲的孩子们至少也有10个,每个人得给300元。我在广州工作了那么多年,家里人都觉得广州能挣大钱,红包给少不但面子上过不去,礼数上也不合适,我这一趟派的红包得从7000元起步,太贵了。” 

  派红包的年俗在中国流传已久,从最初的驱逐恶魔,到明清小说中屡见不鲜,少了红包似乎就少了年味。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日渐鼓起来,红包也随着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分钱飞跃到用多少个零来计算。尤其是近几年的“通胀”速度更是令人有点“吃不消”。 

  讨了好“意头”,可以了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教授认为,派红包的习俗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原本是讨个吉利的意头,而不在乎数目的多少。因此,应该崇尚节俭互利,而不应变成一种负担。在广东,红包一直保持着本色,这一点值得学习。 

  的确,广东的红包有大有小。“小红包”居多,有1元的,有10元的,只重其“利是”的好兆头。不止是亲戚朋友之间才互派红包,邻里、同事之间问声新年好都能讨到“利是”和祝福。一个年过下来,一般也就是一百多块到几百块钱。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高州还有“红包剪一角,利是收到了”的习俗。高州人凡收到红包,就剪下红包一角,再把红包退还给对方。剪下的一角代表已经收到“利是”和祝福,退还的红包代表有来有往、常来常往的情谊和祝愿。 

  叶春生说,要想给红包减负,就得像广东人那样,讨个“意头”就好,不要给红包增加人为的负担。这样的春节才能过得欢畅愉悦,也让派红包这个传统年俗能更好地流传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我国将设食品安全信息员
“广东式”派红包免除人情债烦恼
众游客挤满天坛
初二回娘家“洋姑爷”渐多
龙宝宝扎堆出生
“过年放炮”民俗遭新一轮质疑
港人房价负担全球最重
春晚“睡觉姐”意外走红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3“广东式”派红包免除人情债烦恼 2012-01-25 2 2012年0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