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零时北京离地20米噪音达104分贝
为了直观掌握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的噪音,记者携带便携式分贝仪进行了对比测试。
龙年钟声敲响时,北京城燃放烟花爆竹也达到了除夕全天的最高峰。记者在西直门附近一座楼房的8层测试,燃放高峰到来后,室内的电视声、说话声全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压住,在关紧门窗的条件下,室内噪音最高达到94分贝,平均在85分贝以上。当记者将分贝仪伸出窗外,虽然距离地面有超过20米的距离、楼体附近没有燃放烟花爆竹,但仪器显示的数值还是迅速飙升,最高值达到104分贝。
“我们家的猫吓得直挠门,鱼缸里的热带鱼不停地撞鱼缸。”家住附近的金女士告诉记者。
网民惊呼PM2.5数值要“爆表”
“除夕夜北京空气中PM2.5浓度两小时涨10倍”“除夕夜烟花爆竹致北京PM2.5升高50倍”……北京的PM2.5数据成为龙年第一天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24小时滚动播报的车公庄站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显示,从22日19时以后,PM2.5的浓度开始升高,凌晨1时到3时间,每立方米均超过1000微克,其中凌晨1时达到峰值,最高小时浓度在每立方米1593微克。直至23日7时,浓度值才从每立方米几百微克降至每立方米40微克。“PM2.5要‘爆表了’!”网民惊呼。
专家指出,燃放烟花爆竹会直接导致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烟花爆竹里含有大量硝、硫磺等助燃性材料,燃放后,很多细小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化学颗粒物以及镁、铜、铯、锶等金属颗粒物都会留存在空气中。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北京的各项颗粒物污染浓度会频现峰值。
传统民俗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无疑,流传了千年的过年放炮的传统已经渗透了中国的年文化。“不放炮就不能算过年”成为很多人坚持燃放烟花爆竹的理由。
度过了几年爆竹解禁的春节,很多老百姓产生了改良这项民俗的念头。截至23日晚,新浪微博上“你认为北京现阶段应该再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吗?”的投票中,有78%的网民投票给“烟花爆竹浪费金钱污染大气威胁安全应该禁止”的选项。
那么,如何让这个古老民俗在现代社会得以良性传承呢?北京市政府烟花办负责人说:“完全‘禁放’是不可能的,这个结论在几年前就得出了,因为古老的民俗自有它的文化活力,而使用电子鞭炮等替代品的作用也有限。在现有政策下,政府部门应通过提高产品环保和安全性标准,引导文明、理性燃放,减少烟花爆竹的危害。”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