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乾隆·仿宋官窑贯耳瓶
谷水
  对于假货这种颇为收藏鉴赏界头痛的问题,收藏家胡平先生的回答是简明扼要的:“你不看假货,其至不收进一些假货,那么你对真品的鉴赏力就会大打折扣。”他对笔者强调,究竟什么是假货,其实在具体操作上还是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尤其是一些假货确实在工艺制作上能够与真品相媲美,对这样的假货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弃之不顾了。他拿起一只清乾隆时期制作的仿宋官窑贯耳瓶说:如果说这是宋代官窑制品,那诚然是在说胡话,但说它不具有宋代官窑的造型和特点,那也是主观臆断。所以尽管这只瓶并非是真正的宋代官窑,但收藏价值仍然非常高。

  这件清乾隆仿宋官窑贯耳瓶通高22厘米,口沿5.8×7.8厘米,四角斜切,底足6.3×9厘米。整体来看,造型极其工致浑厚,釉面满布大小不一开片,有金丝铁线之美。贯耳的设置增添了器物的沉稳,而关键之处则在于瓶的口沿和底足显示宋代官窑最具鉴定特征的“紫口铁足”。以重量而论,此瓶较为轻盈,而且修整技术极为精到,与传世清代雍正、乾隆仿宋官窑制品相类似。比照博物馆陈列的宋代官窑瓷器,真品的釉面缩釉孔较多,而此器则釉面光洁明净,这也是清代高仿品的特点之一。上手欣赏,顿可感受到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旧气,釉面滋润类玉类冰,但包浆厚实,属古陶瓷器物中的传世品,保存之好可称难得。

  对于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的研究代不乏人,但至今距离完全揭开其面纱尚有一段历程。北宋汴京城附近的窑址早已沉埋于茫茫黄土之下,而南宋官窑窑址的完全发现也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专家多数意见认为,传承的真正的宋代官窑制品绝大多数被世界各国的公私博物馆所收藏,而流传于民间的实属漏网之鱼,而且少之又少。在古玩市场上,一块声称出土于窑址的官窑瓷片动辄开价上万元。基于这个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香港苏富比拍卖一只宋官窑洗,当时成交价达到了创纪录的2200港元,可见真正的收藏家对于宋代官窑制品是不惜一掷千金的。然而可能是真品太少的缘故,后来的拍卖行情则一路朝明清官窑方向走去,上亿的纪录已经破了多次。不过笔者认为,物极必反,现在已经有不少收藏家把目光投向了过去少有人光顾的高古瓷器,其中宋代五大名窑的器物自然是最受关注的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资源的稀缺性是推动价格上升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一般性结论,就是说在可以预期的十至二十年内,以明清官窑瓷器为热点的收藏拍卖市场将逐步让位于以宋代五大名窑为代表的高古瓷器。当然,在缺少资源的前提下,清代的仿宋精品亦无疑会在今后的收藏市场占据一定位置。  谷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来信来论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周刊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2版:拍卖指南
恩师一幅字 受用半辈子
发绣《张大千》
印上碑林
清乾隆·仿宋官窑贯耳瓶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4清乾隆·仿宋官窑贯耳瓶 2012-02-04 2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