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法国政治生活中左右两大阵营激烈较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真正“新鲜”的,恐怕在于这样两个现象:一是中间选民的分化,中左更左,中右更右;二是左右激进政治力量受到欢迎,人气大涨。后一现象尤其引人注目。这边厢,激进的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异军突起,猛烈抨击贫富分化、全球化和“金钱至上”,主张提高工人工资,向富人征税以补贴国家债务。那边厢,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则将今天的问题归咎于欧洲一体化建设,主张法国退出欧元区、脱离申根区,重建边境,严控移民。两人的支持率都一路走高。
何以如此?恐怕要直接追溯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接踵而至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两场危机,对法国传统社会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构成双重冲击。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下滑、竞争力在全球萎缩、移民政策漏洞和恐怖主义泛滥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对全球化竞争的恐惧心理弥漫。面对危机,法国民众普遍对现实不满,急于求变,这种情绪,构成了今年法国大选的主要社会氛围。 新华社记者 应强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