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足球需要快乐,不需要愤怒
本报记者陶邢莹:仍将坚持新闻工作的热情
陶邢莹
  大连之行72小时,痛苦的过程,已无须回忆、重复。昨晚从大连返沪,一夜未眠,感慨良多。太多的感谢,纵使化作千言万语,也道不尽。

  昨日旅途,我同申花预备队在一起,我对大家说:“跟你们一路归来,心里很踏实。”还记得领队郭光琪当时的义正辞言——今天我们力挺上海记者。还记得球员送上的大衣和拥抱、记得翻译在关键时刻的证词、新闻官对我回沪旅程的安排。更有申花投资人朱骏在越洋对话中,通过本报编辑部和申花新闻官向我转达的慰问。这一路,我踏实、放心。

  昨日还在大连时,原以为孤立无援的我,收到了来自《大连晚报》同仁的问候。在本着公平报道的原则上,《大连晚报》收集了各方声音,尽力将报道做得全面、深入,没有偏袒性。也有一些热情的大连球迷,通过微博向我表示慰问。那些不愉快的情绪,终会消散。一事归一事,我想,作为记者,我不会将这些不愉快带到将来的工作中去。

  昨日在浦东机场,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记协的领导和本报同仁,送上了鲜花。今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足协的领导们,都来看望我。我很欣慰,虽然我的遭遇是个体事件,但从中反映出的是,记者这一群体的工作环境,终于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记者同行之间,一如既往相互支持。这一切,已足以让我动容。

  当然,这两天来,还有无数来自新民晚报的领导、编辑和记者同仁,以及各家媒体同行的短信、电话和报道,无论我们是否相识,都在声援我,支持我。实际上,广大媒体同行想要呼吁的是:该事件并非中超赛场个例,从记者到球迷的基本权利,都需要规范的联赛制度来维护;而对于整个媒体大环境来说,记者的生存环境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至于微博上粉丝的支持,我也都看到了,但实在来不及一一回复,对此我表示真心的感谢。我想说,这次事件不会打击我对新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会将最及时、最真实的体育新闻,带给新民晚报的读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养生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康健园/保健
   第B06版:康健园/营养
   第B07版:康健园/康复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夜光杯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连载
   第B12版:阅读
买全价票 看半场球
最低要求
中国足协着手调查
足球需要快乐,不需要愤怒
图片新闻
申花俱乐部的声明
服务者不该成为打人者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7足球需要快乐,不需要愤怒 2012-04-23 2 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