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夏末初秋时节,我接到领导通知,上海音乐厅成功平移,要与我们合作恢复举办“星期广播音乐会”的现场直播,第一场时间确定在10月24日,由我负责策划。
我翻阅了“星广会”以前的节目册,发现由于历史原因,以前的节目策划涵盖音乐的各个类型,相当丰富,但也比较杂。当时我就想,如果重新恢复直播,定位一定要清楚,“星广会”的品牌才能鲜明。我当时也负责经典947频率的工作,既然在经典947播出,自然还要符合经典的定位。在音乐会的曲目选择方面,以古典为主,加以经过时间历练的一些中外老歌。
当时上海爱乐乐团是上海音乐厅的驻厅乐团,我马上找到时任乐团艺术总监的指挥家陈佐湟先生,把我的想法与他协商。我们从“星广会”的“普及型”入手,设计出“音乐ABC”,“音乐与动物”,“音乐与舞蹈”等主题,从各个角度让听众轻松地了解古典音乐。这些精心策划的主题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2004年10月24日的第一场演出,就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初战告捷,我立刻想到另外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各种艺术类型的嫁接,也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以前的“星广会”曾使一大批音乐门外汉走进音乐的殿堂,新形势下的“星广会”也应该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经典音乐,由此也想出了“星广会”的标识语“走进经典音乐从星期广播音乐会开始”。
2006年适逢作曲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全世界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如果“星广会”只是做一个莫扎特的作品音乐会专场比较缺乏新意,也是比较难以吸引听众的。我想到以前曾听过一张比较“酷”的唱片,全部是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著名作曲家作品改编的爵士乐,如果这场音乐会能把爵士乐和莫扎特的作品结合起来,一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立刻找到上海爵士乐团,与团长朱惠明先生协商,得到热烈响应。当时乐团的艺术总监德国人洛夫贝克立即投入到莫扎特乐曲的改编当中,一台一半是原汁原味,一半是爵士风格的“爵士莫扎特”诞生了,这场音乐会吸引了大批喜爱爵士乐的观众,也使喜爱古典音乐的观众“耳朵一亮”。
又是一举成功,这个案例告诉我,“星广会”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才能使更多的人“走进经典音乐”,以后我们又策划了爵士与绛州大鼓的融合,“器乐与芭蕾”、“二胡与小提琴的对话”等较有新意的演出形式,给听众以新的听觉感受。
“星广会”今年迎来创办30周年。我为她工作了8年,有欢乐也有焦虑,但为了更多的人开始走进经典音乐,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