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约机制 实行调整
前五届“上海之春”中举办的“海上新梦”新作专场,作品都由上海音协组织作曲家进行委约创作,随后再邀请苏浙两地的乐团进行演奏。委约与演出的脱节,往往会造成创作者各行其是、演绎方难解曲意的失控,尽管佳作也有不少,却很容易让听众产生节目拼凑、主题重复的印象。这次,上海音协联合上海民族乐团共同创新委约思路,借助乐团在国内的影响力,邀请赵季平、顾冠仁、郭文景、王建民、刘长远、姜莹等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加盟创作和提供新作,六部作品以相异的风格、不同的主题,各自的视角,为听众呈上了一台内容、思想性丰富的新作音乐会。
曲风多彩 特色鲜明
听这台音乐会的最强烈感受是,每部作品均有着鲜明的特色。姜莹的管弦乐《丝绸之路》,充分发挥民族乐器音色特点和演奏手法,融入了弗拉明戈、探戈、踢踏舞等多种音乐元素,使作品色彩格外斑斓。同样是民族管弦乐,郭文景的《长安》,以历史都城为名,不长的篇章把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展现得酣畅淋漓。王建民的笛子与乐队《中国随想曲》,充分运用竹笛的技法手段,对江南的评弹、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进行整合、展开、变化,演奏难度虽高却颇具可听性。顾冠仁的琵琶、三弦双协奏曲《双档——说书人》,将琵琶和三弦的演奏巧妙融入民族管弦乐队,尽展评弹说、唱、表的艺术感染力。
吸引市民 尚需努力
昨晚的这台新作专场上座率达九成左右,因此,听众的掌声颇有气势,场面令人欣喜。不过记者也发现,大多数听众为“圈内人士”。尽管“识货”的专业听众现场反响能最真实地检验作品的“含金量”,但“上海之春”是面向大众的音乐节,缺少更多的普通市民来分享这台新作音乐会,多少让人有点遗憾。为此,郭强辉对记者说:“我们已在考虑明年的‘海上新梦’专场,演出前要采取普及互动等措施,面向市民进行推介。另外,尽量降低票价,争取以公益演出的方式,让市民对新作品产生兴趣。”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