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房里,妈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所有行动都要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此刻,我坐在床边喂她吃饭。我伸手,她张嘴,咀嚼,吞咽;再伸手,再张嘴,如此反复。我没有说什么话,也没什么好说。妈已经80出头,鸡皮鹤发。看着她时,我的眼神是平静的,没有什么主观色彩。因为她的病只是影响生活质量而已,我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但是我想,当年我躺在襁褓里,她喂我的时候,一定是嘴里念念有词,不是说话就是唱歌,她看我的眼神一定像和煦温暖的阳光,她一定认为那时那刻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每个汗毛孔都喷张着对我的爱意,她一定觉得对我怎么喜欢都不够多。
而我看她的眼神,却不是这般浓清蜜意:“这是我的妈,我应该做的。”不知道,我对她的爱是她对我的几分之一?天底下,有没有母女间的互爱是等量齐观的?
隔壁床位的小姑娘只有21岁,动了手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她的爸爸过来照顾她。爸爸长得一表人才,一点没有中年发福的意思,白净修长,儒雅和善。
爸爸喂女儿饭时,那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你吃我喂,两个人不时小声说说笑笑。
我忍不住问爸爸:“你现在喂她和她2岁的时候你喂她,感觉一样吗?”
“那当然不一样,小时后是我求她吃,现在她主动张嘴了。”
我又问:“那你现在看她的眼神和那时候一样吗?”
“那还是一样的。”爸爸笑容绽放,有些不好意思,但脸上洋溢着满足。
女儿不想吃了,爸爸美美地把剩下的饭菜吃干净,自然而然地,没有一丝勉强。
我问我自己:妈剩在碗里的饭菜你愿意来完成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一个狭窄的过道分隔两张病床,一边是老的伺候小的,一边是小的伺候老的,两组人之间的感情却不尽相同。一个是全身心地在爱着自己的女儿,是本能;一个是尽孝母亲,是责任。一个在重温着往昔的幸福,至今乐此不疲;一个则完全忘记自己是如何被喂大的,如今在尽义务。
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如此不对等,长辈对小辈甘愿无限制付出,长辈对小辈的关爱是忘我的,反之却不亦然。或许这种不对等正是人类感情的自然流露,虽然不那么尽如人意,却也是真实的。
我想,我应该努力消除这种不对等,力求让自己对父母的付出接近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这样,人生的旅途中就多了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