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织人生
郭树清
  郭树清

  过去在乡间,男人们干着重体力的农活,而女人们除了下地干活外还要做家务,她们从未空闲,尤其是编织毛衣,针线缠绕指尖,不拘时间、地点、场所,见缝插针,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

  她们个个都是编织的能手,她们用智慧和心血、毅力和耐心、粗糙而又灵巧的双手,编织出款式新颖、花色美观、种类繁多的毛衣来,无论是衣服、裤子、帽子、鞋子、袜子、手套等,所有穿戴的东西,都可以在她们的手中进行熟练地编织。

  在乡间,织毛衣是女子必须掌握的手艺。姑娘恋爱时送给男方的定情物以及出嫁时的陪嫁物,总会有几件亲手织的毛衣,农妇们也通过看新媳妇编织毛衣的精美程度,来评判其是否心灵手巧。旧时在乡间有姑娘不会编织和做针线活嫁不到好婆家的说法。在陪嫁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织给将来孩子的一件件可爱的宝宝衫,引来大家的阵阵哄笑声,一旁的新娘羞怯得满脸通红……

  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能编织的兴趣爱好,乡间一些学校,专门开设编织毛衣的兴趣班,利用课余时间,由女教师任教员,教女学生学习诸如小围巾、小手袋之类的编织技艺,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欢。

  然而,过去乡间贫困,许多人家都买不起毛线,就靠自己种的棉花和养的鸭、鹅、兔、羊等,剪下绒毛后,经弹棉机弹熟,再纺成毛线并染上各种颜色。用这种毛线织出的衣服,看起来虽粗糙土气一点,但它却舒适、得体和富有个性,穿着暖和又实惠。同时,具有纯朴的乡土文化气息,也迎合了现代人崇尚绿色,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要,深受人们的青睐。

  织衣,织出了对生活的喜悦,对生命的热爱。每逢冬天农闲、夏夜乘凉时,妇女们聚集一起,手指间长针灵动,边织边谈,织乐融融,银铃般的笑声在田间上空飘荡,成为寂寞乡村的一道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新“酒干倘卖无”
我们也是上海兵
编织人生
陆永生的院士画像
老上海的话剧
“闻一以知十”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编织人生 2012-07-30 2 2012年07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