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多见多了“高调”、“高身段”的现世百象,近日读到刚刚辞世的美国宇航英雄尼尔·阿姆斯特朗低调处世的故事,犹如扑面清风,甚觉爽快。
阿姆斯特朗是全球登月第一人,其成功的“高度”自是无与伦比,然而这位宇航人绝不自以为高,而是用低身段面对公众,而且一以贯之,终身如此。其实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完成登月壮举时,他就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此的认识,即“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一句极为朴素的话,从最真实的层面显示了一位宇航英雄的人生观和天下观。
有关阿姆斯特朗几十年中坚持在平凡岗位上劳作,与普通百姓一道生活的情形,媒体已有具体报道,这里不予赘述。这位宇航人不愿接受采访,当有人说月球上留着阿姆斯特朗的足迹时,他提出希望有人去月球时把他的足迹擦掉。
我们这边厢,低调英雄其实也不少,大学者季羡林学贯中西,他并不以为自己“大”,而执意要把头上的“大师”等三顶桂冠摘下来,只想让自己做一个寻常的学问人。大作家巴金著作等身,也不以为自己“大”,一再声言是读者养活了他。这些杰出人物与阿姆斯特朗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能冷静、全面地看待所取得的业绩,把自身的存在和创造,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联系起来,同与自己呼吸与共的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所以他们都能非常自觉地低调处世,平等待人。
记得上海有过一档电视节目,叫做《非凡女人》,在观赏节目时我留意到,接受主持人采访的嘉宾周小燕、秦怡,还有于丹、章子怡,她们在访谈中都声言自己并不“非凡”,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些成功女人的社会评价究竟如何自有公论,在这档节目中她们都不接受高端称谓,不忘自己从平凡中迎风挡雨走过来的历程,应当说,她们在“英雄观”、“天下观”的认识上,都是有自己的冷静和理性的。在这里反观一下媒体策划,倒是多少反映了一定的世俗思维,同一类节目,湖南卫视由杨澜主持的女性专题取名《天下女人》,两字之差,把“身段”放平,便让人觉得很亲近。
至于文首所说的“高调”、“高身段”,在我们身边确实屡见不鲜。“大师”已是凤毛麟角,然而仍有多少人为争“大师”宝座而你争我夺?演艺界的一些人,为比“星座”高低已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他如评奖“黑箱”,选秀“拉票”等等,这样的“人间戏剧”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些人眼里,作家的知名度、影响力,已经不是“用作品说话”了,拉个当红明星签名售书,以此赚人气,博印数,把文字风雅演绎成了“粉丝经济”。影视作品“内容为王”也频遭颠覆,全明星,大制作,用形式博眼球,以炒作赢票房,艺术创造的神圣和清高是渐行渐远了。如此这般,都是要往“大”里“高”里走啊!
阿姆斯特朗可敬可爱,在于这位功勋宇航人骨子里的百姓情结和最清醒的“天下观”。季羡林、巴金,还有周小燕、秦怡,这些卓越人士也是可敬可爱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心和力铸造了辉煌,而心中的“地平线”上始终有天下众生和自己站在一起的身影。一句话,他们都清醒地懂得自己从哪里来。
浮躁社会的浑浊烟雾,因有这些清新之风的冲刷而使空气清爽起来。至于那些个在名利场上左冲右撞前赴后继弄得晕晕然惶惶然的诸色人等,还有那些总以为自己从高处来而不能稍稍放低一点身段的“非凡”者,能否让这样的清新之风吹得稍稍清醒一些,对自己的位置所在稍稍明白一点?但愿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