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新民晚报·夜光杯》9月27日《长寿课本》一文后,加拿大教育部门让学生把课本“一茬一茬地延续着用”的做法,自然好。但笔者不敢苟同“加拿大”对“所有的必修课本”都“不准在全书的任何一处勾划、打记号、作提要”,更“不准信手涂改”的做法。
笔者执教中学语文已有54年,现仍在上海中学国际部兼职,为外国学生上香港版的《中国语文》。起初,国际学校也如“长寿课本”一样是“借书读”;每人付100美元押金。但笔者认为,读语文如果不在书上“勾划、打记号、作提要”,那是读不好语文的。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圈划”,然后查字典、词典,将音和义“注”在书上。对疑难语句要“划”出来,打上“?”号。对课文中与作者、编者的看法有异议的,要加上自己的“批”语,亦即“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如果按照加拿大“长寿课本”几个“不准”的要求,孔子肯定要赔钱了。金圣叹批《三国》,在书上“信手涂抹”,难道也得赔钱?因此,我在国际学校执教时,干脆建议学生从香港购买《中国语文》课本,以便于“圈划批注”,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