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现象古已有之,至今不绝,大概已是普遍的“国际现象”。日前去法奥瑞意等国旅游,导游总要关照一番“把包放在胸前,尽量捂住,特别在游客多的景点或商场、超市,更要提高警惕”。一些游客戏称“钱包”为“前抱”,在胸前要保护好。
在法国巴黎,我们先参观凡尔赛宫。宫内游人如织,随处可以见到游客在照相。团内一位上海女士遇到一位外国“游客”,他示意请她代按一下快门,拍个照留念,上海女士欣然同意。对方摆好姿态,她按下快门,递过相机还给老外,老外一看,指指照相,意思说没有人影,指着快门,示意再拍一次,上海女士接过相机又十分专心“瞄准”,按了快门。那老外连瞅一眼也没有,“THANK YOU”就匆匆离去,消失在人群中。女士的女儿这时对妈妈讲:“你看,你的包拉链怎么拉开了?”她急忙翻包一看,啊,一个手袋不见了!包不是放在胸前的吗?怎么转到腰边了呢?上海女士回忆说,她代老外拍照第二次按快门时,有人过来挤了一下,包就到腰边了,怎么贼手这么快?原来是连裆模子干的!导游一再说过,有的外国扒手偷术十分乖巧,使你防不胜防。上海女士手袋中相当于3万人民币的欧元现金,还有信用卡全部被偷走,一下子游兴大减,损失好惨,想不到在法国这样著名的凡尔赛宫内小偷这样猖獗,也只得自认晦气,吸取教训。
威尼斯当地导游告诫说,小偷们往往是二三男女连裆作案。一人同你搭讪,趁你注意力分散,一人在你后面拉开包的拉链,另一小偷会靠在偷手后面,挎着拉开拉链的空包,前面的小偷偷到东西立即传到后面一人手中放入空包,溜之大吉。
第二天,我们团去了卢浮宫。在“金字塔”入口处排队进馆,我忽然发现入口处竖立着一堆牌子,有十国文字,也有中文写道“警惕谨防小偷”,边上还有一个“言简意赅”的图案——一个小偷贼手正伸向游客的包袋。我示意大家看一看,大家无不感到在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这块警示牌似有点不太协调。后来,我们在电梯轿厢里又见到同样的一块警示牌,顿时感到管理方真是面对现实,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