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FedEx)前天宣布在上海浦东机场建设全新的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这是继UPS(美国联合包裹公司)、DHL在浦东机场建设并启用各自的转运中心和枢纽后,浦东机场迎来的第三个国际物流集成商转运中心。这意味着,浦东机场离货运“全球第一”的目标前进了一步,但要想荣登世界第一的宝座,浦东机场货邮吞吐必须从之前量的自然增长,转移到可持续增长、转型发展,工作重心从过去的打造硬件设施为主,转移到优化和完善软件服务上来,大力发展航空货物中转服务。
硬件打底 有助于筑巢引凤
世界三大货运巨头相继选择在浦东机场建立转运中心,看中的是上海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区位优势。联邦快递亚太区总裁简力行表示:“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
浦东机场前期硬件建设,也利于“筑巢引凤”。浦东机场已形成3条跑道、2座航站楼、3个货运区、3个国际转运中心、1个综合保税区的总体规模。尤其是浦东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作了战略性调整,将第3跑道作为货机专用跑道,建设38个货机专用停机位。已封关运作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开创了国内机场将货运生产区纳入综合保税区的先例,提升了浦东机场航空货运服务能级,为加快推进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创造了新的条件。
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机场,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3。浦东机场通航点达194个,航线覆盖除南美洲外的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通航点和纯国际(地区)货运通航点达到112个和38个,全货机的货邮比例达到70%,国际(地区)货邮比重达88%,全国58%的国际和地区航空货邮从上海浦东机场进出。
更重质量 促使走转型之路
浦东机场吸引了货运“三巨头”齐聚,在世界上是独此一家。联邦快递新的国际快件或货运中心,投资超过1亿美元,每年包裹和文件的分拣能力预计将超过9000万件,能满足联邦快递在亚太区域未来20年的拓展能力;这一转运中心预计2017年建成投产,又与浦东机场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一的货运机场的目标契合。
不过,虽然未来拥有的国际转运中心多达3个,浦东机场在货运增长道路上依然面临严峻考验。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德润坦言,浦东机场的货运量从2008年起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过程,但从去年开始,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航空货运下滑,今年1至9月份浦东机场货运吞吐量出现了6%的下降。好在9月份后经济复苏迹象显现,货运逐步止跌回升。
联邦快递、UPS、DHL三大国际快递公司运量目前仅占浦东机场总运量10%,但货值却占40%。李德润说:“过去的发展,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更多是自然增长。未来,更关注可持续增长、关注转型发展,工作重心从过去的打造硬件设施为主,转移到优化和完善软件服务上来,大力发展航空货物中转服务。”
创新推动 提升货运吞吐量
浦东机场货运转型之路,核心是发展快件运输和转运中心,在保持总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期求质的提升。据李德润介绍,目前浦东机场货运设施已达到世界级规模,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420万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货邮吞吐量达到500至550万吨。
今后,浦东机场需进一步提升货运枢纽能级和发展质量,进一步巩固“中国门户枢纽”功能优势,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国际转运功能的能级。“具体来说,以下事情是当务之急。”李德润进一步说明浦东机场的转型之路径——
首先,巩固口岸核心功能,确保货量自然增长。上海市及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浦东机场的腹地优势依然明显。
其次,提升门户枢纽功能,确保货量可持续增长。一是要通过改善监管环境和服务水平,使浦东机场的货运服务质量得到普遍的提升;二是通过基地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组织,进一步提升门户枢纽功能,确保货量的可持续增长。
强化运作 增加中转含金量
在提升和强化浦东机场中转服务功能方面,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景逸鸣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浦东机场下一步将采取的做法。
浦东机场将主动为中外货运航空公司和国际物流集成商在浦东机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支持和主动帮助货运航空公司和国际物流集成商协调解决运行、发展中的问题,如航班时刻的衔接及国际和国际-国内货物中转、通关效率提升;支持DHL、UPS、FedEx等大型国际物流集成商将浦东机场作为其洲际和亚太的转运枢纽,提高浦东机场的国际中转比例;研究采取措施支持国货航、中货航、南航等大型基地货航将浦东机场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门户枢纽,发挥航线网络优势,将成都、重庆、郑州等口岸的航空货物通过浦东机场中转,提升浦东机场的国内-国际中转量。
同时,浦东机场将充分依托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优势,拓展冷链等特殊货物的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航空货物空空中转、空陆联运、空铁联运,全面发展一体化现代航空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