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精墨妙 奕奕如生
——任伯年《棕荫纳凉图》
童衍方
  童衍方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商埠,各地画家云集于此,成为绘画创作中心,遂有“海派”之称。吴昌硕先生诗曰:“桑田沧海任百变,不变此笔同彝钟。我演秃笔作粗画,欲宣郁勃开心胸。”显示了他们承前启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海派画家中,任伯年、吴昌硕是屹立于中国近现代画史上的两座丰碑,他们既是海派书画的奠基人,又是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艺术造诣为世人共睹,而任伯年为吴昌硕所绘的多帧画像,一直是画苑奇珍。如浙江博物馆所藏的《酸寒尉图》《蕉荫纳凉图》,即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吴昌硕先生之子吴东迈捐赠,其高风亮节,令人敬仰。另外,《饥看天图》《芜青亭长小像图》《山海关从军图》《棕荫纳凉图》等任伯年为昌硕先生所画之像也风格迥异,各存妙思。近日,笔者有幸寓目私家所藏的《棕荫纳凉图》,笔精墨妙,奕奕如生。

  《棕荫纳凉图》(见图),设色纸本,纵110厘米,横55.5厘米,画面以大片棕榈为背景,其老干或用浓墨写出,或以浓淡墨勾染并施,愈显老健。棕榈叶则以顺逆之笔,随意勾勒,爽利自然,于简练畅达的风姿中,显其沉厚潇洒之动感。棕榈树下,昌硕先生倚书与朱琴,赤膊席地而坐,静静地纳凉,神情自若,具融和清润之韵。其双目远视,若有所思,眉梢略向上,口鼻两旁寿带纹勾起,一股英杰不凡之概,流溢于眉睫之间。身、臂、腕则用铁线描写出,清圆细劲,简而益奇。手执朱柄纨扇,前方草丛中,朱面布鞋一双,随意置放,整个画面,动静结合,繁简合度,意境宁静。作者巧取昌硕先生扇罢小憩之一刹那,写出其心闲神畅之态,真有活脱圆融之妙矣!此图款曰:“罗两峰为金冬心画午睡图饶有古趣,余曾手临数过,今为仓石老友再拟其意,光绪丁亥六月伯年任颐记。”是年任伯年48岁,吴昌硕44岁。

  此《棕荫纳凉图》下方有杨岘160余字的诗题,称此画:“神情酷肖,尤妙在清风徐徐从纸上生,顿觉心肺一爽,如服清凉散,技至此可谓神矣!”此画裱边尚有昌硕先生挚友凌瑕近200字诗题,其中“有时学书还画肚,不慕时荣但泥古,奇书不展琴罢弹,解衣独坐成般桓,触垫喜无褦襶客,幕天席地心肠宽……”也与杨岘之题一样,是对此画的最佳解读。据昌硕先生后人言,任伯年为昌硕先生所绘多幅画像,均有杨岘长题,杨、吴二人之谊之深,有此可见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专题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我在伦敦的一次邂逅
我的处女作第五版感言
棕荫纳凉图
笔精墨妙 奕奕如生
笔锋杀尽中山兔
书法
一个文化隐喻
秦淮二妓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笔精墨妙 奕奕如生 2012-10-27 2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