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语语法专家聚会本市举行学术研讨,倾向性意见是——
草根语言“伤不起”何必封杀网络体
王蔚
  汉语多歧义,要不要规范?网络语言破坏语法规则,如何对待?中小学的语文课,该不该多教些语法?日前在沪举行的全国第17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出人意料的共识竟然都是“否定”。专家倾向性的意见是,要允许汉语的多姿多彩。

  保护语言多样性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与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的此次汉语语法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列举了众多汉语交际过程中极易产生歧义的用句。比如,“好一个”,既可以是“好一个英雄”,也可以是“好一个狼心狗肺之人”;比如,“张三追得李四直喘气”,到底是张三喘气还是李四喘气?“妈妈把女儿想苦了”,是“妈妈想女儿,妈妈苦”,还是“女儿想妈妈,女儿苦”?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张豫峰认为,汉语歧义句式的产生,是与人们的认知密切相关的,是人们表意丰富的认知模式框架出现了重叠而导致的。对此,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张伯江认为,对这样的歧义不必多加干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那样,保护汉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语言死板没发展

  以前传统的学院派观点认为,语体只有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事实上,现代社会的语体已经多达数十种,比如近年来新出现的各种网络语体就是佐证。一个“亲”字,不管语言专家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在事实上成了“亲爱的”的缩句。再比如,近二三十年来上海方言中流行且已在全国更大范围被接受的“不要太……”句式,称某人“不要太好”、某件事情“不要太恶劣”等,早已去除了否定之义,成为不折不扣的肯定句式。

  张伯江说,汉语语法学专家们聚集一堂开展学术研究,绝对不是为了当“语言警察”,更不是为了要消灭某一种语体,或者硬要将所有的汉语表达都纳入到一个“规范”模式里来,那样只会使汉语变得死板,而没有活力的语言又谈何传承与发展呢?他认为,像网络语言句式,看似“破坏”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也不遵从习惯的表达方式,但这只是在网络这个特定环境里使用,而在现实生活中,再强势的网络“高手”,他也一定会使用大多数人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

  不必刻意学语法

  “对语言要宽容,不能禁锢;要持开放的心态,而不能强求一律。”上海师大汉语言文字学科负责人张谊生教授表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汉语与学习外语截然不同,母语的语法规则是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的,不必刻意地去“学习”,小学、初中可以不教汉语语法,高中少量教一点,有兴趣的人,进了大学中文系再去研究。

  同样,张伯江也认为,汉语的语法本身不像英语、俄语那般细致、严谨,汉语的任何规则都会有例外的情况出现。比如“出太阳了”,没有主语,但谁都能听明白;比如“黄头发”,既可以指人的头发颜色,也可以指代某个具体的人。如果在中小学里过于按“主谓宾、定状补”来讲授汉语语法,反而会把学生搞昏、把母语学习搞僵化。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专题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草根语言“伤不起”何必封杀网络体
男人过了40 半数难享“性福”
中学校园变巡游舞台 大裙摆舞出异国风情
交大医学院庆建院六十年
中小学生比演技 情景剧大赛启动
用“一粒沙尘”预测沙尘暴
市胸科医院明有“免费专家门诊”
各国专家关注多学科治胰腺癌
向东中学百年校庆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4草根语言“伤不起”何必封杀网络体 2012-10-27 2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