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渚文化村的“宪法”
陈保平
  陈保平

  假日里,去了一次余杭良渚遗址。青山依依,稻菽绵绵,真是好地方。落成不久的良渚博物馆就卧于此。设计粗犷、简洁,静若古村,据说已得过国际奖。我们穿过时光隧道,漫步浏览,对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有了粗浅了解。同行中有学历史的,说中华文明的流传或另有一脉。七十多年的考古历程证明,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同类文明中有着重要地位。可惜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我们大多数人对良渚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知之甚少,枉为良渚后人了。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一件与现代文明有关的事。来到近年开发的良渚文化村内,只见门口赫然横着一块铁锈板,开首刻着四个柳体大字:村民公约。往下读,有这么一段记述:“二〇〇八年秋,有村民构想良渚文化村制订‘良渚宪法’,遂生共鸣。众村民偕万科斟酌推敲,数易其稿,于二〇一〇年秋公示‘村民公约’32条,访问村民3931户,给力拥力者逾3653户,后定稿为26条‘村民公约’。”铁锈板上镌刻着的就是这26条“村民公约”。原来,这里住着的几千户村民,有世代躬耕垄亩的原著民,更多是从各地刚搬来的新居民。村内有别墅、公寓、普通民房。住者有开豪车、养名犬的,也有朝九晚五的小白领,还有当保安、做保洁、食堂里卖大饼油条的。五方杂处,阶层不等,习俗各异,如何和谐相处就成了一件大事情。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边是好邻居,自己居住的社区是个好社区,但一个简单的道理常常容易被疏忽,这件事不能靠政府的强行规定,也不靠哪个有威权的村长一言九鼎,比较有效的做法,还是靠大家对自己行为的共同约定。当然,这种约定需要每个人的自律和付出,这就是公约的意义。一个人若只在家里守规矩,出了门就为所欲为,没有公共空间的意识,那就不是现代公民。有人说,这种公约多少有点卢梭的社会契约精神。

  其实,这种老百姓过日子的章法,未必都来自西方社会。读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里面就有“乡约”的记述:徳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乡绅文化古来有之。“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九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社会行事的制度营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良渚文化村不仅环境优美,且民风温和,良序公俗深入人心。微笑、排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时可见。这是一方宝地,接千年地气,纳古今文明,可谓別具一格。

  有感于此,我将26条“村民公约”抄录于下:

  1.我们乐于参加小镇的公共活动;

  2.邻居见面主动问好;

  3.我们呵护孩子的自尊,在公共场合避免责罚;

  4.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首先教导自家孩子;

  5.邻居长时间不在家时,我们帮助照看,遇有异常,及时告知管理人;

  6.当邻居因房屋维修需要配合时,我们乐于支持和帮助;

  7.我们拾获楼上邻居晾晒时飘落的衣物,妥善保管及时送还;

  8.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

  9.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

  10.在清晨和夜晚,我们主动将室内音响降低;

  11.我们在公共场所衣着得体,讲究礼仪;

  12.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

  13.节假日我们只在指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平时燃放征得管理人同意;

  14.婚丧乔迁等传统风俗不妨碍小镇公共秩序、环境;

  15.我们开车进入小镇不按喇叭,开车窗时将音响声音调低,停车后尽量将车辆防盗装置调整到静音状态;

  16.小镇内我们慢速行车,不开远光灯,主动礼让行人;

  17.我们在指定位置停放车辆,不跨线、压线,且车头朝向规定方向,停车即熄火;

  18.小镇内出行,我们倡导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或循环巴士等;

  19.保持公园、游山步道等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洁,自觉带走废弃物品;

  20.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1.在小镇公共餐饮场所就餐,我们提倡自备打包餐盒;

  22.购物买菜,我们使用环保袋或竹篮;

  23.家中的闲置物品,在小镇跳蚤市场交易或慈善捐赠;

  24.在公共区域,未经管理人同意,我们不放生、放养动物,栽种植物;

  25.我们为宠物办理合法的证件,定期注射疫苗;

  26.使用牵引带遛狗,自觉清理粪便;不带宠物进入室内公共场所;为具有攻击性的宠物戴上口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良渚文化村的“宪法”
让“我们”一起学习
离老上海最近的人
大沽口二次开战
圣地果园
艺苑郊游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良渚文化村的“宪法” 2012-12-03 2 2012年12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