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朋友库列家过年,我觉得鄂伦春人吉祥的大拜年最讲究最热闹最喜气,给人带来一种火热而饱满的情绪。
除夕之夜,放罢鞭炮吃过年夜团圆饺子,儿孙们按辈份与年龄一一给老人敬酒,然后跪下磕头拜年。老人手指沾酒弹向空中敬神时,深情地说些吉利的话,祝福儿孙与家庭。接着像家庭联欢会那样唱歌跳舞,快乐守岁,通宵达旦。这中间,如果儿媳妇的娘家在本村,就要跟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回娘家拜年。年夜年夜,敬娘敬爹,这是百年老规矩。初一早晨,外甥都要先去给舅舅拜年,舅舅会把马驹子或者牛犊子当作礼物送给外甥。
库列告诉我,从大年初一到十六,除了初五(鄂伦春人认为初五是鬼日)不出门以外,每一天都是欢聚欢乐大拜年的日子。街上成伙结帮的人来来往往,家家户户笑语飞扬。不管到家族家、近亲家,还是邻居家、朋友家,都要先拜祖宗神,再拜年问好。谁家都有泡好的五味子山茶,人人喝几口这甜甜香香的茶,希望以后的日子美满得多滋多味。拜年总要喝年酒,吃干肉条,象征顺顺溜溜;吃鄂伦春语称为“布油色”的灌肠,表示溶汇合美;吃圆圆胖胖又成双成对生长的猴头蘑,体现团圆饱满。席间,有的主人还吹奏鄂伦春人称为“朋努化”的口弦琴,或者表演“摩苏昆”说唱故事,是助兴,也是祝愿,其景其情欢快浓烈。
相互拜年,讨个吉祥,既兴奋又幸福,就要欢快歌舞。我和库列到他哥哥家拜年,喝了几杯酒,酣畅淋漓,激情难捺,就唱唱跳跳了大半天。节庆的日子里,大人小孩都唱鄂伦春统称为“赞达仁”的民间歌曲。这歌曲曲调固定,节奏自由热烈,欢快明亮。歌词即兴填加,随编随唱,多次反复。库列和他的哥哥对唱了一首:山里的鄂伦春人哟,最喜欢高唱赞达仁,喜气洋洋过大年,欢欢乐乐迎新春……歌里尽是衬词:“那依耶,希那耶”、“鄂乎兰、德乎兰”,相配装饰音、延长音,着实优美动听,让人情不自禁地跟唱伴合。当然还要欢跳“依和那仁”吉祥舞。穿着宽袖的节日盛装的鄂伦春人,不管男女和老幼,围成里外两个圆圈一起跳。开始时,都蹲着做小蹦跳动作,然后站起来跳进入高潮。外圈的人手拉手向前旋转跳跃,里圈的人边舞边唱,全是祝福祝愿的词句。这景象,这气氛,使每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幸福之中。
临近元宵节,我发现好多人都在准备墨汁或者刮锅底灰,怪怪的。库列说,正月十六那天,鄂伦春人有抹黑脸的习俗。抹上黑脸,啥也不怕,自然平平安安了。除了儿子、姑娘不能给父母抹和大伯子、弟媳不能相抹以外,其他人都可以相互涂抹。或悄悄地给别人抹,或你呼我叫公开互抹,逗乐子,有趣味,欢快得像做游戏。这其实是春节祝福的继续,也是大拜年的尾声。过了正月十六,鄂伦春人就开始新一年常规的生产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