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端钧是中国话剧著名导演、戏剧教育家,上世纪60年代曾任上戏院长。如今上戏的小剧场就被命名为端钧剧场。1961年时,表演系毕业班准备排演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因为该剧既具有艺术高度又拥有社会价值,曾被恩格斯高度赞赏。席勒是与歌德比肩的德国作家。当时,除了朱端钧之外,黄佐临的夫人金韵芝(艺名丹妮)也加盟,担任主演。陈加林则作为朱端钧的助理,加入剧组成为副导演并拜朱导为师。不过,由于当时剧组又接到国庆演出任务,所以最终该剧没有上演。
为了实现半个世纪的梦想,52年后,陈加林翻出了当时还是繁体字的剧本,同样找到今年上戏表演系的毕业班来排演这台经典名剧。
除了了却夙愿,呼唤经典也是陈导复排该剧的初衷。他觉得当下话剧舞台最缺乏的是经典巨作的引领,长此以往会误导观众对戏剧的欣赏能力。“《阴谋与爱情》是18世纪的德国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氛围下激发出的佳作,”他认为,“它的启迪作用是不会过时的。”
不过,为了顺应当下观众的习惯,他在廖辅叔翻译本的基础上,做了删减,从原来3小时多的时长减少到1个多小时。同时,改编版本不再拘泥于情感的悲戚部分,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渲染了爱情的激情、唯美和诗意——这也是当时朱端钧追求的。
该剧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首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