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已经进入倒计时
据悉,关门决议由万得城在华的两大股东——德国麦德龙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说了算”。在3月11日之前,万得城在沪的所有门店仍将对外开放。其后,只有淮海店会作为万得城电器主要客户服务中心继续运作,直至4月30日正式关闭。
记者昨晚在万得城最后的“大本营”——万得城淮海店看到,店内正在清仓大甩卖,不少货架已空空如也。因为早在1月份就提前广而告之,所以这一个月内来店里吃“最后的晚餐”的“淘客”不少,但因可选的商品越来越少,难免让不少晚到者失望而归。同时,销售人员和有关供应商也向记者承认,关门已进入倒计时,将不再补货和供货。
当初百思买退出中国时,万得城第一时间表示愿全面“接盘”。而今不少消费者担心,一旦关闭,万得城的14天联保承诺将如何处理?对此,万得城中国昨在声明中表示:任何有关商品保修的疑问、服务和消费卡的事宜,消费者可登录万得城中国官网或者直接垂询客服中心电话。
“买断式”经营再度败北
“关闭门店的决定是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建立和运营必要业务规模所需的巨大投资而做出的。”万得城中国CEO浦绍博说。这是继百思买之后,又一家外资零售巨头败走中国。两年前,万得城计划将上海作为其入华的“桥头堡”,前期计划在18-24个月内投资2亿美元,设想在上海开10至12家门店,并到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出百家店。
实际上,与百思买一样,万得城进入中国后也采取“现金买断商品,为顾客提供无偏见导购”的运营模式。然而,这家在欧洲以低价著称的零售商很快深陷本土大连锁掀起的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在没有规模优势的情况下,“买断式”经营方式在进货成本上给公司造成巨大压力。有资料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万得城中国的销售收入为1亿欧元,全年亏损预计在4000万欧元左右。
另外,在电商的全球“冲击波”下,全球零售市场都在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尽管万得城在去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网上商城,但还是跟不上“美苏”等同样“通电”的传统家电大连锁,更别说去和天猫、京东等中国本土的电商大佬们比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