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预警也是健康预警
霍雨佳
  ◆ 霍雨佳

  进入六月份的下半月,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高温天气,当地气象部门都及时发布了高温预警信号。作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一种,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中国气象局在发布《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特意强调:“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不过,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而言,35℃以上高温已经构成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比如用电量负荷过高易诱发火灾等等),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人类的健康。在高温环境下劳作(如从事室外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中暑: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重者会昏迷不醒,如不及时抢救,则危及生命。高温还容易诱发包括日射病、无汗性热衰竭在内的许多综合病症。所以在《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高温防御指南中,75%的篇幅都与健康和劳动保护有关,其中橙色信号的“防御指南”就有四条:(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4)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在红色信号的“防御指南”中,非常明确地提醒每个公民“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而对有关单位,则 “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由此可见,高温预警其实也是健康预警。有些省市的气象部门还专门制作“空气舒适度”预报。特别指出人体的舒适程度不仅与温度有关,与风和湿度也有关系。例如,在气温35℃的环境中,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5%左右,平均风速在3m/s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却又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可见,当气温低于37℃,但其他气象要素不适宜,空气舒适度呈“闷热”时,对人体健康同样也是不利的。这个时候,使用空调降湿、使用风扇送风,就可能改善空气舒适度,人体就会感觉清爽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3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4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5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
远离肺炎侵袭 保障晚年健康
高温预警也是健康预警
大餐后脂肪易囤积腰部
莴苣茎与叶营养差异大
儿童健康讲座
广告
新民晚报养生/康健园B02高温预警也是健康预警 2013-07-01 2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