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正的共产党人
李新
  李新

  2013年5月21日晚,母亲突然离去,我们全家万分悲痛。5月27日向母亲告别的仪式没有哀乐,而是在《新四军军歌》中进行的。母亲一生的经历又一次在我脑海中浮现。

  母亲胡百流1916年2月出生于江苏太仓县城,1936年在上海普善路平民新村小学任教。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父母毅然投身抗日洪流,来到苏北从事敌后抗日斗争,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盐阜根据地母亲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小学校长、干校校长、抗日烈属幼儿园园长、盐城分区保育院院长。为了寻找、收养和照顾好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子女,她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农民家寄养,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带领这些孩子们冲破日伪军、还乡团的包围,用机智和勇敢谱写了盐阜根据地“马背上的摇篮”的动人篇章。

  上海解放时,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当年夏天母亲冒雨带我乘一只小船从盐城到上海,与先前已到上海的父亲会合,住在长乐路海军俱乐部。不久,寄养在苏北农民家的姐弟们也到了上海。

  母亲是1955年从总参情报部转业的,不久父亲去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抚养教育七个子女。1958年,母亲主动上交部队的三室住房,搬到愚园路西园大厦14室,六户人家同住。我们家住在约五十平方米的一室加阳台的房子里,一住近三十年。多年后我们说母亲为什么这么傻,当时部队房不交或留两间多好,毕竟当时我们家连阿姨有九口人。但母亲却说,我已转业地方工作,部队房子应该归还。地方住房紧张,当时你们还小,挤挤没关系,地板上也可以睡,现在的条件比战争年代我们在苏北的条件好多了。

  母亲注重培养我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从上小学就让我们住校,我是六岁就去南京上学,半年回家一次。后来,除一个弟弟在上海工厂当工人,其他6个子女都去了外地,工农商学兵都有。我们从小就会烧饭洗衣,我们的穿着都很简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独立生活、克服困难的能力都很强。我是1962年,东南沿海局势紧张,从延安中学报名参军的。记得出发那天,从上海西站上火车,母亲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到场,是姐姐和邻居为我送行。

  母亲在长宁区工作近30年,在教育卫生部、上山下乡办公室、武夷、天山街道、区人大工作过,一直勤勤恳恳,不争名利,调级时总是谦让。为此,我们又说她傻,每每说到这些,她都不要听,对此不以为然。

  母亲一生未出过国,未乘过飞机,出差乘汽车、火车,住便宜旅社。至于假公济私,公款旅游,她想都不想。她心里总是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母亲的晚年是幸福的,她常说各级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好,子女、孙辈们都对我好,我很知足。或许这也是她长寿的原因之一。

  母亲去世前未曾留下遗言。母亲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的一言一行都充分体现了她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3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4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5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
唱支山歌给党听
陈云的魅力
鸟音
真正的共产党人
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
观念转变了
今宵灯谜
雨中温德米尔湖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真正的共产党人 2013-07-01 2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