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高考状元
郁晶陶
  郁晶陶

  又到了发高考成绩单的日子,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每年都说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这个话题似乎又让人难以舍弃,即便是炒冷饭也变着法子要炒出点新意来,即便褒贬两极化的评价看得人几乎“精神分裂”,也依然很抓眼球。

  高考状元早已不是“书呆子”形象。且不说今年某位状元在社交网站上的一条状态更新,“得到了全市的美誉,得不到你的驻足”,让网友尽情想象,就说一些媒体的报道,也不再落脚于“用功读书”上:“从不贪黑起早”“从不上补习班”“爱打游戏爱玩音乐”“偶尔玩三国杀,目标锁定清华”……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问道,“高考状元真的都不用功?”答案显然是不信,所以“别用如此‘励志’误导与伤害了大多数孩子”。

  学习轻松爱玩乐的高考状元,未必没有,只是把一个个高考状元都塑造成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让深受应试教育之苦、埋首题海战术的大多数学子情何以堪?更不要说,这边还在大赞状元们学习玩乐两不误,那边已经一棍子打下去,断言高考状元在职业领域没有“领军人物”。

  这几天获得大量转发的一个微博说,某媒体调查了1977年至1999年湖南24名状元,发现“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无闻,有的成了全职太太”。还有人声称调查了1952年至2011年全国1400名高考状元,“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高考状元无一人成为职场状元”。

  其实,稍微搜索一下就能发现,这是一篇“旧闻”,报道于去年7月。一篇“旧闻”也能获得如此大的关注,或许说明不少人对“高考状元”背后的应试教育怨念不小。不过,同样有很多人为高考状元鸣不平。高考状元本来就极其稀少,分散到任何人群中都很难见到;何况,如果高考状元还能以分数论英雄,那“职场状元”以什么为标准呢?非要巨鳄首富、两院院士,才叫“成功”?有人兢兢业业,有人甘于平淡,又何尝不成功呢?

  高考状元,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有共性,更有个性,甚至拿个“状元”,只是偶然。要通过他们来证明教育的成败,过于草率,也过于功利。与其聚焦他们,不如关注大多数学子的苦乐,或更有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3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4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5版:共筑中国梦 追梦上海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
从人民日报的“二维码”说起
股灾之后的反思与机会
高考状元
建议纵容狗咬人入刑
中国船集结威尼斯
网络谣言与管理“沉没的声音”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高考状元 2013-07-01 2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