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看伦勃朗画人性
季铭强 (阿姆斯特丹)
■ 自画像 一六六九年
■ 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一六三二年
  ◆ 季铭强 (阿姆斯特丹)

  7月15日,为了纪念伦勃朗诞辰,我来到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伦勃朗的地方——荷兰海牙的莫瑞休斯博物馆,那里珍藏着伦勃朗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的《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画中进行教学的外科医生正是当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最负盛名的外科医生扬·杜尔普博士,伦勃朗也因这幅画的成功而在画界一举成名。当时看了画后,伦勃朗就成了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

  还记得今年4月,荷兰一批快闪族在一家商场以动态的形式,重现了伦勃朗的《夜巡》,这幅在当时最具争议的作品如今却是荷兰绘画中重磅级的一员,画面上的一众人物表情各异,眼神看向各个不同角度,无论是集体肖像的形式,还是略带诙谐的神情,都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叛逆。油彩更丰富,甚至带有闪烁的金黄色调,其中明显的巴洛克风格呼之欲出。我想,如今以“快闪”这种新运动来展现《夜巡》的场景也颇具象征意义,一如当年这幅画一出世,就在挑战并试图打破当时人们的固定思维,这才是艺术最出彩的功能?

  很多艺术家都为他人绘制过画像或创作过自画像,然而在那个年代,没有哪位画家会像伦勃朗那样大量绘制自画像。或许按现在的理解,有人会觉得这纯粹处于伦勃朗的“自恋”,而看过了他的肖像画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伦勃朗非常着迷于对人的本质的探究,他绘制的不少神话题材肖像都取材于他认识的人。比如创作于1634年的《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就是以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为模特画的。在这幅油画中,他将新婚妻子描绘成古代罗马女神弗洛拉,弗洛拉也是暗示多生子女的女神,所以一般认为,她左手的姿势表示两人想有孩子的愿望,整幅油画洋溢着伦勃朗沉浸新婚之中的愉快心情。他近百幅的自画像就像是无字的日记,忠实地记下了他不同时期的样子和心情,是真正的“自画像”。

  当被命名为“伦勃朗光线”的绘画技巧出现在《夜巡》中时,却没能像今天这样受欢迎,画里的警卫无法接受自己被放在黑暗的背景中,如今这却让伦勃朗晋升世界一流大师行列,可见真正的艺术价值还得等待时间的考验。而今的艺术创作往往只想一夜成名,浮夸莫名的怪东西接踵而至。多了解艺术大师,或许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启示。

  (本刊荷兰阿姆斯特丹专稿,作者为本刊特约作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他是英国文艺的“孔子”
就爱这朵“奇葩”
再看伦勃朗画人性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B03再看伦勃朗画人性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