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有几个词是引进了广州话的词。
一个是“无厘头”。“无厘头”亦作“冇厘头”,原意是无利可图,因此说没有厘头,后引申为莫名其妙,没有意义。这个词可能是随周星驰的电影进入我们的口语吧,因为他有许多大受欢迎的影片都很“无厘头”。我还觉得把这个词用来译儿童文学理论文章中经常说到的nonsense再合适不过。有些低年级儿童文学作品表面上看真是nonsense,就是没有意义,却逗得小朋友开心。
再有一个词是“埋单”。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在饭店吃完饭请服务员结账时请他“埋单”。过去在广州茶楼“饮茶”(吃点心),供应点心是有人把点心用托盘端着或用车子推着在餐桌间走过,你要这种点心就拿,不同点心碟子大小不同,结账时服务员向账台大叫一声“几号台埋单”,同时数碟子,根据碟子大小算出账目报给账台听,食客走到账台就付款。这就是“埋单”。不过我们这里把“埋单”改说成“买单”,没有什么意义,“埋”变“买”,变个声就是了。
最近我在报上还看到出现了一个新词,曰“跑路”,意思是“逃走”“逃亡”,例如某店关门,老板挟款逃走,就说他“跑路”了。这个词我觉得也可能出自广州话的“走路”。“走路”的“路”(lou,阴上)音同广州话的“佬”。至于“走”为什么变“跑”呢?原来广州话里“走”是普通话的“跑”,普通话的“走”广州话说成“行”。“你走快点”广州话说“你行快di”。“赛跑”广州话说“斗走”。于是引进广州话的“走路”便变成“跑路”了。
吸收方言的词来丰富词汇是很正常的事。我们的话里就有这样几个广州话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