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电脑控”的张阿姨今年55岁,患有糖尿病,退休后宅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有时兴致所致,竟然三顿饭都端在电脑前吃,久而久之,双眼视力逐渐模糊起来。家人担心她的眼睛,提议她到医院去看看,她却挥挥手说:“老了,年老眼花,没事的。”直到有一天,眼睛下部突然像蒙上一块黑布,视野突然缺失了一块,家人连忙送她到医院,诊断结果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出血,要抓紧治疗,否则可能有失明的危险。
眼科临床医学证明:绝大多数的人在45岁左右眼睛会出现“老花眼”,看小字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老花眼的出现,是人眼因为年龄关系的一种老化现象,可以简单地通过戴老花眼镜解决。但是,眼科临床经常会遇到很多病人,他们认为自己是老花眼,实际并不是上面所说的自然老化现象,而是由于某种实质性疾病造成的,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常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容易造成老年人误认为是“正常”老花眼的眼病很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得病的早期,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由于血糖水平的忽高忽低波动,眼睛会出现暂时的近视和远视,视力时好时坏,但并不是很差。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特点,当眼底出现改变时,往往首先发生在中周部视网膜,由于这一阶段并不影响与视力密切相关的黄斑,也就是视网膜的中央部位,病人可能会感觉自己的视力很好,也不会想到去医院就诊,常常是无意中检查时被医生发现。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视力的下降就是不可逆的了,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失明。
最近来自于眼科的调查结果发现,一旦得了糖尿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50%以上的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最终失明的几率也很高。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如开车的人多了,走路的人少了;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人多了,吃粗茶淡饭的人少了;喝时尚饮料的人多了,喝白开水的人少了;宅在家里泡电脑电视的人多了,到户外运动的人少了等等。
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记住9个字可能是有益的:“管住嘴,迈开腿,定期查”。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人,早期仅靠药物控制就可以了。到了中期必须要激光治疗了,此时应及时进行激光治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值得提醒的是假如黄斑出现水肿,新兴的黄激光效果是最好的。晚期病人如出现视网膜脱离时,玻璃体切除手术就不可避免了。(作者为上海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