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郑先生因为多次犯罪行为,曾被判处有期徒刑3次。由于他有前科,再加上只有初中学历又无工作经验,出狱求职时屡次失败。街道工作人员连续数月定期家访、电话联系,与他交流谈心。街道民政部门发放了3个月的临时经济补助,街道劳动科对郑先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就业技能培训,最后为他在某医院找到了一份送餐服务的工作。
临汾路街道创新工作机制,街道司法所、劳动科、民政科等部门联手,充分沟通信息。司法所搜集对象的就业经历与现状等相关信息;劳动科掌握对象就业特征和难点,做出针对性的安排,对具备劳动技能的人员,鼓励其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就业;针对缺乏劳动技能的人员,劳动科将其纳入街道“启航就业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为推荐就业打好基础;对自主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将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作为主要渠道进行就业安置。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陈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