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规则各不相同
全球各个交易所上市规则各不相同,这次阿里巴巴与香港联交所谈判失败,最终选择赴美国上市,主要原因也是规则不同。
从道理上说,阿里巴巴原来在香港上市,2012年从香港退市,这次上市应该首选香港,双方也进行了长时间接触。但是,去年9月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抛出合伙人治理制度,旨在保证上市后对公司的控制权。外界普遍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理解为“双重股权结构”,也即AB股权。不过这并不符合港交所的现有规则,港交所一直坚持“所有股东应得到平等对待”。
最终阿里巴巴只得放弃香港上市,而美国这种股权结构则没有问题,美国一些高科技公司也是采取这种结构,即股权数量较少的公司创始人拥有较大的表决权,甚至1股股权具有10股表决权。正是这种不同规则使得阿里巴巴最终选择赴美国上市。
A股规则难容互联网
我们不考虑注册地的因素,假设阿里巴巴也要以这种股权结构想到A股上市,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沪深股市的上市规则也没有这一条。
不光是这一条,我们有很多规则都与纽交所、纳斯达克或者香港联交所不同,这些规则使得一些互联网公司无法到A股上市。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在A股上市必须要连续盈利,但互联网企业初期往往难以盈利,多数无法满足国内的上市条件。
纽交所、纳斯达克对IPO公司没有“连续盈利”的要求,且盈利标准可以用其他标准替代。此外,对IPO公司的存续期也没有必须三年以上的要求。如果以中小板上市“3年连续盈利”、“3年3000万”的标准衡量,已经赴美上市的企业中,有不少达不到国内中小板的上市标准。
这次赴美上市的新浪微博,就是亏损的。京东商城由于没有看到财务报表,不知道这几年盈利情况如何,但前几年也是亏损的。
注册制改革很有必要
应该说,A股上市规则设立这些盈利标准,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规则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这点来说,注册制的确是A股的发展方向。
注册制的核心就是注重信息披露,美国股市的上市,最重要的是不能信息虚假。亏损没有关系,只要如实披露,买不买是投资者的事情。亚马逊是亏损的,但不妨碍其股价高达300多美元,因为投资者看好其前景。
当然,就沪深股市现状来看,一下子放开容易鱼目混珠冲击市场,所以,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肖钢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未来推进改革就是要朝着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来进行。当然,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掌握好或者说统筹平衡好改革的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同样要按照这个精神逐步地来推进。
要让互联网巨头回归到A股上市,新股发行制度的确还需要深入改革。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