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成为救援主力
相对于民用救援船只,各国军舰上的雷达、声呐等搜索探测设备更加先进,因此军舰参与搜救行动的优势非常明显。
首先,现代大型军用水面舰艇不仅拥有先进的特殊设备,往往还搭载有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可以独立对事故海域展开全面的立体搜救行动,舰上指挥中心也可以充当临时的救援指挥所。
其次,海军航空兵在搜救行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海上搜救行动通常要出动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水上飞机等海军航空力量。其中,固定翼飞机和水上飞机航程远、速度快,可携带较大型的侦搜设备,能快速实施大范围搜索。直升机则可以用于定点救援或舰机协同。
第三,潜艇特别是核潜艇可对沉入水下的目标展开搜索、救援和打捞。目前,美、俄两国的水下搜索救援技术最成熟。
最后,近年来逐渐列装海军的无人机也在海上救援行动中崭露头角。目前海军使用的无人机具备滞空时间长、适应恶劣气候和海情、可低空低速飞行等优点,比较适合执行海上低空探测搜救任务。
此次搜救MH370航班的行动中,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共派遣了40余架飞机、45艘舰船参与行动,其中大部分属于海军装备。
美军行动四大特点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在灾害救援行动中都有不凡表现。纵观美军的历次救援行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反应迅速。在此次MH370失联后,美军当天就派遣“平克尼”号驱逐舰携带直升机参与搜索。
二是快速动员大量军力,行动预案细致全面。以日本大地震为例,美军短时间内就出动了包括航母和两栖舰在内的14艘舰艇,还有约1.7万名士兵前往灾区。除了携带应急物资,美军还利用舰上的净水设施为灾区提供淡水,利用航母上的核动力装置为岸上提供临时电力,舰队中的保障船只为灾区提供医疗、供给、通信等多重保障。
三是注重掌握多维信息。美军具备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通过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实时监测灾情,还可以调动军事卫星观测灾区,为制定救援计划、调整部署、展开行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四是注重形象宣传。在历次救援行动中,美军往往会组织庞大的“报道团”,大量报道救援过程。这些新闻报道在展现国家软实力、树立美军积极形象等方面功不可没。
军民联动积极搜救
在此次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中国政府在获悉航班失联后迅速作出反应,交通运输部在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救助船赶赴事发海域,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还协调中远集团的“泰顺海”轮前往相关海域展开搜救。外交部约见多国驻华大使,督促搜救行动和协商事故的处理。中国海军救援舰艇也于事发当日起分批赶往相关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然而,与最早抵达相关海域的马、越、美等国的舰船相比,中国海军首艘救援舰艇“绵阳舰”较晚抵达目标海域,以至于有人质疑“中国海军行动迟缓”。其实,从3月8日23时50分紧急起航,到10日3时50分抵达目标海域,“绵阳舰”在28小时内航行700余海里,平均航速超过25节,比预定时间提前3小时。应该说在此次搜救行动中,中国海军的反应不仅不慢反而极为迅速。
中国海军的快速反应与近年来频繁参与国际反海盗和救援行动是分不开的。迄今为止,我国已连续向亚丁湾海域派遣了17批舰船执行护航任务。去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疗船先后赴亚丁湾为各国护航官兵提供医疗服务,参加了东盟人道主义援助减灾和军事医学联合演练,以及印尼多国海军联合巡诊活动。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不仅展现了我国的软实力,也锻炼了海军远海行动能力。只有在行动中发现短板,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推动海军走向深蓝。 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