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酱菜
梅子涵
  梅子涵

  高铁的商务座里只有两个人。我坐在前面,她坐在后面。后来我就听见她轻声打电话了。她是北京人,电话是打给上海一个人的,她说,她中午到上海,她来的时候,有人托她一定要买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的玫瑰牌大头菜,是玫瑰牌大头菜,她让那个人去帮她买,她要带回去。我回头看看她,是个语气和神情里都闪落着漂亮教养的女人。这个时候,在商务座里,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在说第一食品的大头菜,说我们小时候的酱菜,而我们简直就已经忘记了,餐桌上多少年再没有出现过,根本想不到让它出现,心里有异常的感动,异常的亲近,甚至简直就是异常兴奋,小的时候的酱油店就立刻又在我的对面了,我看着它柜台上的玻璃罩子里,很大的搪瓷碗里,满满的黑的大头菜,还有酱瓜,什锦菜,红腐乳……

  餐桌上怎么就再也没有了呢?那真的就是穷人的菜,穷困年月的打发,我们现在算是富裕了?上海算是富裕了?上海人的腔调算是翻天覆地了?

  高铁的确是快,商务座也的确安静、舒服,窗外已经是虹桥站明明朗朗、干干净净的月台,我站起了身,拉上行李箱,她也站起来,我对她说:“大头菜吃的时候,要切成薄薄的小片,放在小碟子里,浇点麻油,就是你们说的香油,很好吃的!”

  她说:“啊,我记住了,谢谢你啊!”她一定很意外我的开口说话,有多么长的时间不在飞机和火车上主动与人说话了,在飞机和火车上和陌生人说话,已经成为一件很奇怪很别扭的事,你有很友好很轻松的心情,别人会紧张和怀疑,不明你的“身份”。飞机的邻座,火车的邻座,都是默默无语坐到底的,可是今天我没有让自己默默坐到底,终于在车门打开前开口说要切成片,浇点麻油,因为今天听见了上海大头菜。

  我们下了车。大头菜和酱油店就一直在脑子里闪进闪出。第二天,我就去买大头菜了。我出门的时候说:“我去买大头菜了!”

  我不知道家的附近哪儿有卖酱菜的店,就直接去了淮海路的土特产商店。这是一个好商店,我对它的喜欢是含着绵长的温暖的,就好像对食品一店。它们的区别是食品一店已经面貌完全焕然,而“土特产”依旧是那么土特产。我想,“土特产”会有上海大头菜的。

  果然就看见了,大搪瓷碗里,黑的一块一块,一下子就把无比亲切的闪耀给了我,我快活地问:“这是上海大头菜吗?是玫瑰牌吗?”

  营业员说,是上海的,不是玫瑰牌。我说:“帮我称几块!”不是玫瑰牌的也要称。总共五块多钱,不是一毛钱两毛钱了。

  出来后,我又去“哈尔滨”买了“拉花”,这也是快要被我们忘记的点心了。我们都是会忘记的人,像个时髦的傻瓜,以为自己生活在“现代”,从衣领到鞋底,从住的房到开的车,什么不是新的?哪怕样子像赤佬,但只要是新的,就是时髦。我们的脚底何处还能踩着从前的泥巴和青苔?

  我飞快地就回家了。用干净冷水把大头菜洗了洗,切成小片,放在小碟子了,浇了一点麻油,烧了一碗泡饭,好吃啊,大头菜!虽然不是玫瑰牌,但是好吃,忘记的味道,原来这么好!

  这样的小感觉、小味道,对我们这种所谓忙碌得很豪华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快乐和满足呢?我们的满足不是总在别处吗?快乐总在前方吗?老餐桌,老房子,老马路,老酱油店被清除得快精精光光了,可是还在说自己特别有文化,而且还说要传承,我们都继续在嘴巴上、论文里传承吧,专家越来越多,老味道越来越少,那么最后就专门传承“没有味道”了。到那时,哲学就真正是无中生有的深刻了。

  吃完泡饭,我泡了一壶红茶,把“哈尔滨”的“拉花”放在盘子里,小碟子里的大头菜也在桌上,吃吃这个和那个,突然知道,这两种颜色和味道,原来是可以在同一个台面,同一个档次,同一个情调里的。我的外祖母,我的父母,他们以前都想不到。于是我自以为是地想,不久又要去法国,我要带几块上海大头菜过去,让法国人尝尝这黑味道,他们只知道宫保鸡丁,我要让他们也知道些中国别的,从前,他们的那位伟大的伏尔泰,是非常懂中国的,他对中国的赞美简直就是盛赞。

  过几天我要去食品一店,看看他们的大头菜是不是玫瑰牌的,再买几块。

  于是,我现在要说的大头菜的故事就讲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化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酱菜
清明,去看父亲
错过木棉
书法
肮脏与干净
遐迩集
2014年春节青联聚会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酱菜 2014-05-02 2 2014年05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