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其实很有意思,对待穿戴总是很矛盾:既要穿得有“温度”,又想穿得有“风度”;既要有很多功能,又要轻便迷人。这些个要求在我们以往的观念里,往往认为它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如今,穿戴艺术的革新则有可能让它们同时实现。不光是保暖,还有各种智能化的功能也能一同实现,这简直就像是“多啦A梦”百宝箱里拿出的先进发明一般,让我们的生活大变样。
理想虽然美好,但穿戴艺术毕竟还是一个新话题,撇开科技的革新能不能跟上,要做到艺术的设计也绝非一桩简单的事情。曾经一度,在科技还未发达的时候,古代贵族皇室就致力于对穿戴的艺术讲究,我们能看到出土的贵族服饰都精美绝伦、技艺繁复,丝绸、云锦的很多工艺至今都是艺术的集大成者。然而,美丽背后的代价是无数精细的人力劳动,有的工匠究其一生专攻一门手艺,这是现在的人无法做到的。
这也说明了为何今天织染绣技术科技化了,但艺术水平却远不及古人。现存技艺也多为装饰、欣赏、收藏而作,缺失了与生活的关联度,即使是少数民族服饰,也在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要想真正实现穿戴艺术,还是离不开对艺术的执着,毕竟艺术绝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功能。
当下的科技行业中,可穿戴设备的审美价值其实还是被视为次要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有争议的。不过,当人们穿上某种设备的时候,美学和时尚就变得十分重要——它成为我们身份的象征、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它们会引发旁人的议论,并据此定义我们,穿戴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