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
元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复活
陶禹舟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国宝级藏品悉数亮相;8月1日起团体预约,9月9日面向个人开放

  本报北京今日电(驻京记者 陶禹舟)由国家图书馆加挂牌子成立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昨日宣布开馆(试运行),该馆是我国首家典籍博物馆,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据悉,国家典籍博物馆8月1日起接受团体预约参观,9月9日正式开馆并面向个人观众开放。

  国宝级藏品首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由国图总馆南区修缮改造建成,集中展陈空间建筑面积达11549平方米,拥有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样式雷图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国古代典籍简史等9个展厅。这里很多馆藏典籍是国家一级文物,从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到100年前的桑皮纸,可谓包罗万象。为了保护这些古籍,展厅内所有展柜都是可内控温度和湿度的智能展柜。

  博物馆开馆当天,还为参观者准备了一份大礼——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此次展览汇聚了800余件难得一见的典籍,不仅《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赵城金藏》和《敦煌遗书》悉数登场,就连司马光《资治通鉴》手写原稿残本(见上图)、宋拓孤本《神策军碑帖》、紫禁城设计的样式雷图等国宝级古籍也赫然在列。

  科技让古籍“活”起来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最注重的理念。记者昨日在善本展厅看到,非遗传承人正现场演示《红楼梦》插图的雕刻和刷印过程,元代木活字发明者王祯独创的“转轮排字盘”也被仿制出来。

  国家典籍博物馆还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了一些互动服务。比如善本展厅内的《柳公权神策军纪圣德碑》,其旁边放置了一个透明的可触摸屏。金石展厅里,甲骨文临摹装置让观众可和典籍互动,参观者在触摸屏前,选定姓氏或生肖字的甲骨文,就可参照样本用手指“描模子”,并打印出来作为纪念品带回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上海新城区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教育/育儿
   第A3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3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杨绛103岁出《洗澡》续作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 元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复活
功甫帖名誉侵权案一审终结
上海作协研讨孙颙作品
集装箱给“河谷三号”造围墙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
元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复活
2014-07-16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